影/全市最貴墓地將起掘遷移 苗栗市萬善祠及範苟祠10/2辦法會
緊鄰大千醫院的苗栗市萬善祠及範苟祠,縣府10月2日將開始遷移安置其內存放的300多副骨灰、骨骸罐,進一步活化利用土地。記者胡蓬生/攝影
緊鄰大千綜合醫院的苗栗市萬善祠及範苟祠,縣府10月2日將開始遷移安置其內存放的300多副骨灰、骨骸,以活化利用土地。縣長鍾東錦今上午到大千參加院方「精準麻醉」成果發表會,特別呼籲在場的民代及里長、地方人士要爲祠內的先民英靈「搬新家」準備供品表達心意,相信先民英靈一定很高興並保祐大家平安。
苗栗市萬善祠及範苟祠在2018年3月公告爲縣內「史蹟」類文化資產,但同年8月就廢止,理由是史蹟登錄程序不完備,歷史多爲口傳,欠缺佐證文獻史料,清光緒的苗栗縣志無明確位置記載,不符合史蹟登錄等規定。
苗栗市萬善祠及範苟祠分別於1861年、1891年建成,兩祠土地爲縣有地,面積達430.75平方公尺,公告現值每平方公尺2萬6100元,總計超過千萬元,被稱爲苗栗市區最貴的「墓地」;縣府因地上物所有權人難以考據,建物日趨老舊,且萬善祠管委會停止運作多年,爲配合南苗舊市區都市更新計劃,將遷移萬善祠及範苟祠內的骨灰骨骸罐,在明年2月完成遷移作業。
縣府盤點祠內有主數量,有的可遠溯至清代,包括258罐骨灰骨骸罐及神主牌、香爐、燭臺、相片等,其中84名有姓名、出生或卒年,戶政單位過濾僅17名有直系血親,加上萬善祠有資料10名,另有50多袋無主骨骸。縣府預計10月2日辦理起掘法會,規畫免費遷移安置措施,有主部分,骨灰及協助骨骸火化重新盛裝,牌位、香爐、相片都移置苗栗市生命紀念館,骨骸如家屬不願火化,可選擇銅鑼雙峰納骨塔;此外骨灰骨骸罐、神主牌自行遷葬,補助1.5萬元;無主部分,骨灰及協助骨骸火化重新盛裝,將移置苗栗市生命紀念館。
鍾東錦強調,祠內供奉的都是苗栗先民,安置在祠內已歷經百年以上,但如今環境破舊、溼氣重,移置到新建的苗栗市生命紀念館塔位,相信先民英靈都會很高興,並保祐鄉親平安,縣府特別安排10月2日辦起掘法會,希望大家屆時準備供品一起來祭拜,供品不一定要豐盛,重要的是表達心意,大千醫院是兩祠的鄰居,所以他也建議院方準備水果籃參與法會。
緊鄰大千醫院的苗栗市萬善祠及範苟祠,縣府10月2日將開始遷移安置其內存放的300多副骨灰、骨骸罐,進一步活化利用土地。記者胡蓬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