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搶救嘉義僅存木造興中戲院 嘉市文資會決議列冊追蹤

嘉義市文化資產守護聯盟發起連署搶救興中市場內市區唯一木造戲院興中戲院(已改名國寶戲院),文化局文資委員下午會勘,提報人說明。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文化路商圈近百年廢棄興中市場承租戶,提報市場文資身分不成,文化資產守護聯盟連署搶救市場內市區唯一木造戲院興中戲院(已改名國寶戲院),文化局文資委員下午會勘,提報人盼列爲歷史建築 ,地主博愛仁愛之家董事長吳振明說,會重建市場及戲院;文資會開會決議肯定文資價值,列冊追蹤,半年內再確認文資身分。

文化資產守護聯盟7名代表共同提報興中戲院列爲文化資產,提報人鄭書勉、鄭乃文、陳奕達等3人代表到場,文化局副局長林金龍主持會勘,與文資科長林朝基及4位文資委員,地主博愛仁愛之家董事長吳振明等人會勘,近70年廢棄封閉老戲院,大家拿手電筒進入老戲院勘查。

陳奕達等提報人說,鬧區文化路商圈「興中戲院」,是全市僅存木造老戲院,曾見證臺語片盛行黃金時代,是戰後庶民娛樂文化重要據點。這座戲院不只是建築,更是整個世代嘉義人共同記憶與情感連結。

興中戲院保存,不只爲了懷舊,更是打造嘉義舊城新生、串聯歷史與現代生活空間的重要拼圖。它能結合古蹟嘉義郵局、文化路夜市與二通街區,成爲具備展演、交流與故事力及木都的文化平臺,重啓這片街區的活力。

1946年成立的興中戲院,曾是故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黃海岱長子黃俊卿領軍的五洲園第二團重要公演戲院。據嘉市老戲院踏查志調查,興中戲院1980年因稅務問題休業,後再申請國寶戲院重新營業,淪爲牛肉場。

吳振明說,老戲院已列管爲危險建築,廢棄封閉,仁愛之家計劃以鋼筋水泥新建築工法,重建市場及老戲院,營造現代化兼具商場、戲院及停車場的複合建築,過去國寶戲院淪爲「牛肉場」「及摸摸茶」風化場所。會勘後,文資委員迴文化局開會,經近2個小時討論,肯定老戲院具文資價值,決議列冊追蹤,半年內再確認文資地位。

嘉義市文化資產守護聯盟發起連署搶救興中市場內市區唯一木造戲院興中戲院(已改名國寶戲院),文化局文資委員下午會勘。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文化資產守護聯盟發起連署搶救興中市場內市區唯一木造戲院興中戲院(已改名國寶戲院),文化局文資委員下午會勘。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文化資產守護聯盟發起連署搶救興中市場內市區唯一木造戲院興中戲院(已改名國寶戲院),文化局文資委員下午會勘,地主博愛仁愛之家董事長吳振明說明。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文化資產守護聯盟發起連署搶救興中市場內市區唯一木造戲院興中戲院(已改名國寶戲院),文化局文資委員下午會勘。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文化資產守護聯盟發起連署搶救興中市場內市區唯一木造戲院興中戲院(已改名國寶戲院),文化局文資委員下午會勘,提報人說明。記者魯永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