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遷村所致?前鎮小港區議員席次少1席 高雄市府:由選委會認定

市議員陳麗娜質疑小港區兩次大規模遷村人口流失,導致議員席次翻轉。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小港區紅毛港、大林浦遷村,人口流失3、4萬人,牽動行政區人口消長及議員席次變化,市議員陳麗娜今議會質詢爆出,民政局裡鄰編組及調整辦法修正後,導致下屆小港前鎮區少一席議員、三民區多一席議員,對此,民政局長閻青智迴應,兩區人口數接近,互有消長變化,但最後席次分配及選區劃分由選委會認定。

陳麗娜指出,小港區有兩次大規模遷村行動,其中紅毛港在2004到2007年已完成,目前紅毛港人分居在前鎮區明正裡、鳳山區南成裡,不過近20年來,居民有感和既有居民互動仍有不相容之處,且文化保存不易,大家共同心聲需要一個自己的裡,保留共同記憶和文化屬性。

陳麗娜認爲,南成、明正兩個里人數合計1萬7835人,已超越許多行政區的第一大里,市府應重新劃分,推動遷村預定地畫出一個紅毛港裡,獨立出來,讓紅毛港居民有自己的文化歸屬,並劃回小港裡。

她也提到,有了紅毛港遷村前車之鑑,大林浦遷村地行政區在鳳山區,但大林浦居民討論已久,仍希望劃入小港區。

陳麗娜進一步質詢,小港紅毛港遷村讓小港少了約2萬人,如今大林浦即將遷村,人口會再少1、2萬人,過去3年來前鎮小港人口數一直大於三民區,但現在前鎮小港區可能要被三民區超越,導致議員席次翻轉,前鎮小港區少一席變7席,三民區多一席變8席,她質疑是否遷村人口消長所致?

民政局長閻青智解釋,至明年底縣市長、市議員及里長選舉,大林浦未正式啓動遷村程序,前鎮小港區選民結構向來比三民區少,是大家公認事實,但他坦言,現在還不是人口認定時機點,應是投票前6個月。

陳麗娜追問「議員席次不會產生變化?」閻青智迴應,最後選舉前6個月人口數變化,由選委會選區劃分、席次分配」,陳續問「現在人口多少沒辦法預測?」閻答稱「只能跟議員報告,很接近,但沒辦法預測哪個選區得到最後的席次」。陳再問「所以就是這兩個選區在變化?」閻回答「對」。

至於紅毛港裡劃出獨立一里,閻青智強調,行政區域劃分法沒有立法通過,沒有法源執行下,鳳山區不能劃成小港區,沒辦法調整。

市議員陳麗娜質疑小港區兩次大規模遷村人口流失,導致議員席次翻轉。記者郭韋綺/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