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男遭控「中國間諜」後獲釋 起訴失敗內幕曝光
因缺乏足夠證據,英國檢方上個月宣佈撤銷對兩名英國男子「中國間諜」的指控,兩人被無罪釋放。(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間諜」案內幕曝光:英國安官員不願證明中國是「敵人」。(示意圖:shutterstock)
據觀察者網報導,因缺乏足夠證據,英國檢方上個月宣佈撤銷對兩名英國男子「中國間諜」的指控,兩人被無罪釋放。英國《金融時報》10月6日刊文,披露了有關此案的更多細節。報導稱,導致起訴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英國國安官員表示他們不會在法庭上作證稱中國是「敵人」,而這正是依據英國《官方保密法》起訴兩名當事人所需的法律要件。
此前,中方曾明確表示,所謂中方涉嫌「竊取英國情報」的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惡意詆譭,中方堅決反對。
據報導,多名英國高級官員透露,在英國檢方決定撤銷對所謂「中國間諜案」的起訴之前,英國首相施凱爾的國家安全顧問及英國外交部,與主張繼續推進案件的英國內政部產生了重大分歧。
四名英國官員稱,雙方的衝突在今年9月的一次會議上爆發。出席此次會議的包括英國首相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喬納森·鮑威爾(Jonathan Powell)、副國家安全顧問馬修·柯林斯(Matthew Collins)、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奧利·羅賓斯(Olly Robbins)和英國內政部官員。
會議由鮑威爾主持。會上,官員們告知英國內政部,柯林斯將無法作證稱中國是「敵人」。
《金融時報》提及,柯林斯此前曾在另一宗依據《官方保密法》起訴的案件中出庭作證,當時涉及多名爲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的保加利亞公民。
在那場審判中,柯林斯向法庭表示,在英國境內爲俄羅斯情報機構行動的人員「本質上損害了英國的安全或利益」。檢方據此主張俄羅斯屬於「敵人」。此後,六名保加利亞公民被裁定爲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英國警方稱,這是英國數十年來最大的間諜案之一。
檢方專家表示,英國國家安全顧問不願在法庭上給中國貼上「敵人」的標籤,很可能導致英國皇家檢察署放棄起訴。
根據一些英國官員的說法,施凱爾領導的英國政府爲了維護與中國的商業與外交關係,「嚴重干擾」了對所謂「中國間諜活動」的調查。
英國皇家檢察署檢察總長斯蒂芬·帕金森(Stephen Parkinson)聲稱,檢方最初決定起訴時,「有充分證據支撐起訴」,但此後出現了證據無法達到起訴標準的情況。
不過,其他英國政府官員對《金融時報》表示,皇家檢察署只是重新審查了2023年已經掌握的證據,並認定其「沒有最初想象的那樣充分」。
這些官員補充說,柯林斯和鮑威爾都沒有撤回證據,柯林斯在上屆政府任內首次向皇家檢察署提交證據時,也從未承諾在法庭上將中國描述爲「敵人」。
英國政府始終強調,是否起訴的決定由皇家檢察署獨立作出。
英國內閣辦公室發言人迴應稱,政府提供的證據並無實質性變化,指責鮑威爾「干預證人證詞內容」的說法完全不實。所謂唐寧街「施壓」撤銷起訴的說法也是完全錯誤的。
據英媒報導,兩名此前被指控爲「中國間諜」的英國男子分別是30歲的克里斯托弗·卡什(Christopher Cash),以及33歲的克里斯托弗·貝瑞( Christopher Berry)。他們在2023年3月被英國執法部門逮捕,2024年4月遭正式起訴。英國檢方指控他們在2021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3日之間,爲中國蒐集和提供有損英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違反了《官方保密法》。
當地時間9月15日,由於缺乏足夠證據,英國檢方宣佈撤銷對兩人的指控。負責本案的檢察官湯姆·利特爾(Tom Little)向法庭表示,現有蒐集的證據達不到審判的門檻,「我們根本無法繼續起訴此案」。法官切馬-格魯布(Mrs Justice Cheema-Grubb)表示,她「完全認可」檢方的決定,並裁定兩人無罪。
從披露的信息看,兩人被指控或許與他們的涉華工作有關。
卡什曾是議會研究員,擔任過「中國研究小組」(CRG)主任,接觸過多位保守黨議員。值得注意的是,該小組打着「研究中國」的幌子,頻繁散佈反華言論。貝瑞則在中國教過書,在社交平臺上介紹過中國的一些旅遊景點。
9月15日,在倫敦中央刑事法院作出終止法律程序的決定後,卡什在法院外說,他「對正義得以伸張感到欣慰」。他稱自己被捕後的兩年如同「一場噩夢」,並表示希望人們能從這一「令人遺憾的事件」中吸取教訓。
近年來,英方頻繁提及「中國間諜」議題。今年6月,英國政府宣稱中國在英國的「間諜活動」有所增加,時任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議會宣佈,本屆政府將投入8億美元調查此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6月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英同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雙邊關係,加強互利合作,符合兩國和世界的利益。他要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不干涉別國的內政。中方願在相互尊重,妥處分歧的基礎上發展中英關係,但中方絕不接受任何污衊抹黑和無端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