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哪邊有理?川澤吵架導火線曝 烏大使絕望搖頭遮臉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28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及副總統範斯會談,沒想到談話內容相當激烈。(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之間的激烈對話內容引起外界震驚,究竟是誰更有理?雙方在白宮的這場正面衝突,再度將美烏關係以及國際外交博弈推上風口浪尖。此外,聽到雙方的爭執,隨行的烏克蘭駐美大使從皺眉、搖頭到遮臉,全被鏡頭捕捉。
綜合外電及網路流傳之會談影片可見,同在現場的烏克蘭大使瑪卡羅娃(Oksana Markarova)更皺眉搖頭,雙手遮臉,可能是在擔憂烏克蘭處境,認爲美烏關係恐怕回不去了。
川普與澤倫斯基的衝突起因於「烏克蘭是否對美國鉅額援助表達足夠感謝」,以及「停火談判」在烏俄戰事中的可能性。川普多次在對話中強調,若沒有美國軍事資源和金錢支持,烏克蘭難以抵擋俄軍。他甚至直言:「如果沒有美國,你們的戰爭可能只要兩週,甚至三天就結束了。」相對地,澤倫斯基則認爲,他自任職以來已不斷努力與俄方簽訂協議、呼籲停火,但俄羅斯方面持續違反承諾。
川普指責澤倫斯基「沒有牌、卻在大國角力裡賭上數百萬人的生命」,並質疑澤倫斯基是否真心想要「儘速停戰」。澤倫斯基則回擊表示,烏克蘭自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時起就不斷受到攻擊,而所謂的停火、多方協議其實都一再被俄羅斯違背,嘗試外交卻屢屢徒勞。
在這段話題中,川普頻頻要求澤倫斯基「說聲謝謝」,認爲烏克蘭之所以能撐到現在,主要仰賴美國數百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和技術支持;若沒有美方提供的標槍飛彈及其他武器,烏克蘭恐怕「幾天就撐不下去」。川普更提及先前歐巴馬政府僅向烏克蘭提供「毯子(sheets)」,而他本人則大手筆給予尖端武器,要求澤倫斯基應公開表達感激。
澤倫斯基則迴應,烏克蘭確實珍惜外國援助,但問題核心在於「俄羅斯是否會再度違反任何協議」。此外,他在對話裡也數度提到2014年之後烏境內衝突已經持續多年,俄方在過去多次談判後仍然破壞承諾,造成人民傷亡不斷。
儘管川普再度強調自己「並未與普丁結盟」,而是「爲了美國及世界着想才努力斡旋」,但從談話內容可以看出,他對澤倫斯基的態度頗爲不滿。川普除了在對話中嘲諷拜登「不是個聰明人」之外,亦在談到普丁時數度重申自己與對方「能保持相互尊重」,並認爲若想真正達成協議,就不能在公開場合「口出惡言」。同時,他也多次暗示澤倫斯基若不展現合作態度,美方資助可能改變。
而澤倫斯基在會談裡透露,烏克蘭仍面臨嚴峻的前線人力挑戰,且對俄方「毀約紀錄」心存疑慮,質疑所謂「外交談判」僅是俄羅斯拖延的一種手段。雙方可謂立場分歧:一邊要求「感恩與妥協」、另一邊顧慮「領土與主權完整」;一邊看重外交算計、一邊擔憂實質安全威脅,僵局似乎一時無解。
綜合上述對話,川普之所以出現明顯怒意,關鍵有二:第一、澤倫斯基未充分表達對美援的感謝:川普在對話中數度要求對方「必須感恩」,否則沒辦法「好好做生意」。第二、懷疑澤倫斯基堅持作戰的意義:川普認爲若烏克蘭方面不願意考慮「先談停火再談其他」,美方投入軍援也可能是「代人受過」,因此表態「要嘛談成協議,要嘛美國就不管了」。
然而,澤倫斯基反駁的核心重點則在於:「先前的談判都已被俄羅斯破壞;即使籤協議,能否真正維持停火還是未知數。」此種互相不信任,正是澤倫斯基與川普「吵起來」的主要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