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苗栗公館傅家大型祭祖場面熱滾滾 六代子孫慎終追遠不中斷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臺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臺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掃墓,各地子孫約500人到場祭天、祭地並行三獻禮祭祖,還發放獎學金、敬老金,場面熱絡;宗親會表示,目前傅家子孫已有「遠」字輩出生,現有六代子孫共同傳承家族血脈。
傅家每年清明祭祖是縣內爲數不多的大型家族祭祖,族親從全臺各地及國外返回祭祖,發揮慎終追遠、承先啓後的精神,場面熱滾滾。
傅氏宗親會指出,傅家來臺祖常達公在清朝乾隆年間到公館鄉五穀岡開墾,迄今已約270年;客家人傳統在元宵節後一天掃墓,1992年傅家重修墓園,因宗親散居各地,因此改在清明節假日掃墓,至今維持傳統祭儀,族人也藉祭祖聯絡感情,祭祖儀式結束後,中午並聚餐。
傅家祭祖上午10點開始,依古禮祭天、祭地、祭先祖,前縣長傅學鵬與宗親會「宗」字輩的年輕骨幹一起上香。傅學鵬說,現在宗親會的會務已交由年輕一代接棒,希望持續傳承傅家祭祖精神。
移居美國已50年的傅家子孫詹健一專程回臺祭祖,他說年輕時在美國讀書工作,定居美國已50年,他父親姓傅、母親姓詹,家裡兄弟姊妹一半姓詹、一半姓傅,他在美國從事土木工程,62歲時在橋樑工程挖掘橋墩時不慎滑落深井受重傷,也在那年辦了退休,他哥哥姓傅,在太空總署任職,按家族輩分命名屬「家」字輩。
傅氏宗親會表示,目前在世的六代子孫「昌家學傳宗遠」,輩份最低的遠字輩兩歲多,也住在公館,傅學鵬是第20世學字輩,今天參與祭祖有3人年逾90歲,但輩份不一定最高。
參加祭祖的傅家子孫今天從全臺各地而來,有的雖不會說客家話,也聽不懂客語,但對家族的認同感依然濃厚。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臺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大批族親從全臺各地前來參與。記者胡蓬生/攝影
傅家輩份最低的「遠」字輩子孫目前已2歲多。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在祭祖大會頒贈獎學金。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及傅姓宗親在今天清明節上午依傳統在公館鄉大坑村來臺祖常達公清河墓園祭祖。記者胡蓬生/攝影
傅氏宗親會立碑公佈家族排輩。記者胡蓬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