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煤炭腹地爲綠色未來奮鬥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衛報》7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煤炭腹地正爲更綠色的未來而奮鬥 滿身煤塵的徐小波(音)想知道,爲什麼剛獲得機械學學位的他要在煤層中採選煤塊。這名年輕人坐在大同的一座煤礦外說:“剛畢業時,我懷有遠大夢想……我不喜歡挖煤工作。” 但隨着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迅速前行,逐漸遠離數千年來曾爲中國提供動力的煤礦,徐在家鄉山西找到了更光明的未來,開始從事兼職導遊工作,“我真的很愛家鄉,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它不是個遍佈煤塵和重污染的地方。”徐的個人經歷也是中國最大產煤省份山西希望大規模模仿的經歷,但挑戰巨大,因爲當地經濟曾依賴污染嚴重的煤炭資源。隨着中國製定“十五五”規劃,分析師們密切關注中國如何在綠色議程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中國領導人表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綠色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這個問題對山西尤爲重要。這場轉型還將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近年來,中國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強勁勢頭令最樂觀的環保主義者也感到震驚。最近的分析表明,中國的碳排放量正在下降。
山西省到處都有煤炭,省會太原甚至有一家以煤炭爲主題的咖啡館,出售靈感來自煤炭的飲品和煤球玩偶。該省大量人口從事煤炭及相關行業。氣候活動人士湯姆·王(音)認爲,“一旦中國開始減少對煤炭的依賴,山西省將首當其衝。”當地官員很清楚相關問題,表示擺脫對煤炭的過多依賴仍需努力。一項戰略是發展該省的旅遊業。像徐小波這樣的年輕人衝在這場行動的最前沿。他希望自己的家鄉大同市能避免(美國)鐵鏽地帶城市的命運,“我們的優勢在於擁有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底蘊”。
與豐富的煤炭儲量一樣,山西也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只是尚未完全找到如何更好開發的方法。這點在該省臨汾市隰縣最爲明顯。去年國慶假期超過9.1萬遊客涌入這裡的小西天景區,同比增長335%。這與小西天爲風靡全球的中國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取景地之一不無關係。向旅遊熱點(目的地)轉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有遊客表示,山西還沒學會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不妨以倫敦大本鐘爲例,“其年代比許多山西遺蹟短得多,但名氣大得多。英國有更好的公關策略,這與其文化影響力有關。山西的景點更具區域性,缺乏那種視野和全球影響力”。
如今,山西不僅僅押注旅遊業,還嘗試將中國各地興起的可再生能源熱潮融入當地經濟。截至去年年底,當地新能源裝機達6189.45萬千瓦。一家大光伏企業的大同子公司,超過一半工人來自煤炭行業。曾以煤炭爲主業的其他山西企業也希望重塑自己,成爲中國“清潔煤炭”未來的一部分。爲參與這場中國能源革命,一些企業開始開發氫燃料。(作者艾米·霍金斯等,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