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每天只要5分鐘!骨科醫師傳授膝關節保健法
高雄市67歲蔡姓婦人膝蓋疼痛多年,以前出門都要用護膝,在進行半膝人工關節手術後,現在走路騎單車都不再疼痛,擡腿動作也變得輕而易舉。記者徐白櫻/攝影
許多長輩有膝關節疼痛困擾,每年約2.5萬人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治療。高雄中正醫院副院長洪榮燦坦言,老年人口增加,他進行人工關節手術量比以前增一倍,很多病人擔心換完後「卡卡的」、動作受侷限,對人工關節置換猶豫很久;半膝關節置換比全膝置換復原更快、保留骨本更多,中期膝痛患者可考慮,在家也可以天天進行擡腿動作,訓練股四頭肌,預防膝關節損傷。
洪榮燦說,建議長輩在家可坐着進行簡單的保健動作,在膝蓋不彎曲之下上下擡腿,這個動作可以訓練大腿髖關節至膝蓋之間的股四頭肌,每天只要5分鐘,預防膝關節損傷。
高雄市67歲蔡姓婦人早年從事餐飲業,20年前開始出現左膝疼痛問題,近年只要走路、騎單車都痛,出門要用護膝,接受過玻尿酸注射及PRP治療都無法持久,最後在家人鼓勵下進行「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3個月就跟女兒去義大利旅遊。
「蔡阿嬤,你怎麼比我還厲害!」蔡婦說,出遊義大利,天天都要走很多路,每天平均走1萬至2萬步,比她年輕的團員稱讚她很厲害,根本不知道她在出發前3個月剛換過人工關節。
中正醫院副院長洪榮燦表示,不是每個病患都需要進行全膝人工關節手術,病變若僅出現在單側關節,尚有部分健康組織可以進行半膝置換就好。根據英國去年人工膝關節手術統計顯示,14%半膝、86%全膝,反觀臺灣只有8%半膝、92%全膝,國人對半膝比較陌生。
洪榮燦說,只要病患不要太胖、沒有骨質疏鬆,40歲以上80歲以下都可以考慮進行半膝關節置換,但先決條件是關節變形角度及節彎曲攣縮低於15度,而且前十字韌帶功能性完整。此外,新型半膝術式可搭配維他命E墊片,抗氧能力提升,還可有效抵抗關節中反覆施力產生的磨損與剝落,關節壽命更長,術後3周就可以恢復得不錯。
高雄中正醫院副院長洪榮燦與病患合影,他介紹,新式手術在人工關節內增加一個需要自費的維他命E墊片,可以減少磨損與剝落。記者徐白櫻/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