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Meta欲建全球最長海底光纜,連接五大洲總長5萬公里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報道,美國科技巨頭Meta近日正式宣佈名爲“沃特沃思項目”(Project Waterworth)的全球海底光纜計劃。Meta稱,項目完工後將建成連接全球五大洲、總長5萬公里的海底光纜,連接美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地,將是全球最長的海底光纜。

據透露,該項目將採用更先進的海底光纜鋪設技術,在近海淺水區的鋪設將避免泊船下錨造成損壞等風險,而在深水區鋪設的深度可達7000米。Meta表示,隨着人工智能發展推動全球產業和社會轉型,該基礎設施項目將讓全球受益於人工智能和其他新興科技。目前尚不清楚該項目的具體投入資金體量和建設時長。

一段時間以來,包括Meta在內的科技巨頭持續發力海底光纜基建。全球電信產業綜合信息網站TeleGeography統計,在“沃特沃思項目”之前,Meta已經是全球16個既有光纜通信網絡的部分業主,而“沃特沃思項目”將成爲Meta旗下首個由其全資擁有的光纜通信網絡。另一家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則是約33條海底光纜的部分或唯一擁有者,並在2024年宣佈投資10億美元,在太平洋新建兩條海底光纜。而亞馬遜和微軟兩家科技巨頭也是海底光纜的部分業主或容量買家。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僅在過去10年中,這四家科技巨頭使用的國際光纜容量佔比就從10%猛增至71%。

全球科技諮詢機構Analysys Mason此前表示,全球海底光纜市場將迎來大幅增長,包括Meta在內的所謂超大規模雲計算廠商將成爲背後主要推手。該機構預測,全球海底光纜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79.6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98億美元。在全球關鍵光纜線路上的流量持續提升的同時,提高全球通信韌性、推動通信路線多樣化的努力也會加強;而超大規模雲計算廠商積極投資於新的光纜線路,這既有利於其控制通信成本,也有助於其發佈新服務。

美國TechCrunch科技新聞網報道稱,科技巨頭加大海底光纜基建背後明顯存在地緣政治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總理莫迪上週訪美期間,美印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專門提到印度希望參與“印度洋海底光纜的維護、維修和融資”並同所謂“受信賴的”廠商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