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捐血站長蛻變成全職畫家 盧紹華「與光同行」宜蘭阮義忠故事館展出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記者戴永華/攝影

蘭陽平原的景色在10年內消失多少?透過藝術家盧紹華的畫作保留些許記憶,他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同時也與阮義忠「一念一大千」攝影展品相呼應,引領民衆走入凝縮的光影與時間,兩位藝術家作品自即日起展至9月27日。

盧紹華1964年生於宜蘭,中國醫藥大學畢業,繪畫是他從小的興趣,得獎無數,高中升學選讀自然組,從此與美術系絕緣,後來擔任宜蘭捐血站站長,經常看畫展及美術書籍,10年前重拾畫筆到戶外寫生,剛開始以鋼筆彩繪紀錄周遭景物。他說,對鄉土的熱愛激發創作,一年內彩繪出100多張蘭陽美景。

作品曾入選「宜蘭獎」水彩類,2016年在羅東文化工場舉辦個展,鄉親的鼓勵支撐他前進,隔年提早辭去捐血站長,當起全職畫家,每天載妻子上班後就展開一天的寫生旅程,舉凡龜山島、黃金稻田、漁港廟宇等,每個主題的系列畫作數量多到百餘幅。

他也出國寫生,一早揹着畫袋四處找景,每天畫10幾個小時,有一次畫着畫着,突然下起雪來,雪花飄在畫紙上,幹了之後留下殘漬,成爲另一種美,他感性說「只要肯努力,老天爺會爲你補上一筆」;疫情期間困擾着戶外寫生,他轉向室內印象寫意,有些水彩作品又像水墨畫,難能可貴的是,他透過繪畫保留了日漸消失的田園美景。

盧紹華說,一路走來,很感謝妻子江雪萍的支持,這次展出更要感謝阮義忠老師定名「與光同行」,帶給大家正向的能量。

市長陳美玲表示,一筆一畫中,盧紹華先生對於鄉土的熱愛清晰可見,透過繪畫綿延故鄉記憶,他和阮義忠老師把大自然最美的一面呈現給大家,這場展覽不僅是對話,更是一封邀請函,邀請民衆共同感受蘭陽之美。

盧紹華訴說自己的創作理念與對鄉土的感情。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透過畫作還可以看到早期的田園風貌。圖/市公所提供

宜蘭市長陳美玲參觀盧紹華的作品,水彩畫中帶着些許水墨感。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圖/市公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