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解放軍船太多竟拿「盾艦」撞小艇? 黃巖島驚傳中國「兩艦互撞」烏龍
軍武中心/臺北報導
南海黃巖島附近海域11日發生中國兩艘艦艇相撞事件,菲律賓指一艘中國海警船在驅逐菲方船隻的過程中,不慎撞上解放軍驅逐艦。由於菲律賓和印度海軍近日首次在黃巖島海域聯合演習,並宣佈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因此,中國軍艦互撞事件,有可能是在執法時爲了「下馬威」,操之過急而造成意外。
▲▼南海黃巖島烏龍!爲了驅逐菲律賓巡邏艇,中國052D型桂林艦與中國海警3104艦互撞。(圖/翻攝自菲律賓官網)
從菲方公佈的影片可以看到,「桂林艦」(舷號164)與海警3104艦在黃巖島東部水域,與菲國海岸防衛隊「馬格巴努亞號」(BRP Teresa Magbanua)、「蘇魯安號」(BRP Suluan)與民用補給船「帕馬馬拉卡亞號」(MV Pamamalakaya)對峙,並於驅趕「蘇魯安號」(BRP Suluan)時,一路以以水砲追擊的海警3104艦左舷艦艏直接擦撞桂林艦左舷,由於排水量7000噸級的「桂林艦」屬於大艦,高速時會有很大慣性,噸位較小的3104艦艏受損嚴重,舷號只剩104三個數字,進塢之後,有可能得切除整個艦艏。
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還顯示,碰船意外發生後,隸屬南海艦隊的桂林艦並未立即停船,反而繼續想衝撞菲方巡邏船,攻擊慾望非常強烈。但是,網路上出現各種討論,多半認爲如果要執行「碰撞」,不應拿如此昂貴的「盾艦」,莫非是「船太多」?因爲便宜耐撞的登陸艦多的是,今天的互撞事件,顯示中國海軍近年「下餃子」,可能導致艦艇水兵多半是新兵,臨戰應變的心理素質還跟不上最新裝備。
不過,從桂林艦今天的「勇猛」衝撞,也顯示中方對菲律賓在南海的「攪事」,有不耐的跡象,而主因也與菲律賓近日聯手印度,一起在南海進行「首次」聯合巡航。印度德里級(Delhi class)驅逐艦「米梳爾號(INS Mysore D60)」、格莫爾達級(Kamorta-class)護衛艦「基爾丹號(INS Kiltan P30)」及迪帕克級(Deepak class)補給艦「沙克蒂號(INS Shakti A57)」,是在7月30日抵達馬尼拉港,隨後,雙方共同巡航。
解放軍南部戰區也隨即證實,8月3日至4日,在南海海域展開例行巡航行動,就是針對菲律賓與印度在南海「聯合巡航」,同時批評菲律賓拉攏域外國家,攪局南海,組織所謂「聯合巡航」,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與此同時,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也在4日宣佈,對印度展開5天訪問,並在6日宣佈雙邊關係提升到戰略伙伴層級,同時還簽署多項軍事協議。小馬可仕接受印度媒體採訪表示,若臺海發生衝突,菲律賓無法置身事外,並強調需成立聯盟應對印太地區的安全威脅。
小馬可仕此番言論,隨即引發北京強烈反彈,警告「勿玩火」,雙方緊張局勢隨之升溫。隨着南海風雲的緊張,菲律賓今天又組織多艘海警船、公務船,以給漁船運補,進入黃巖島附近海域。在中方發生互撞事件後,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也再次強調,一旦臺海爆發衝突,菲國無法置身事外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