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嘉義民和國中參訪臺中和平國中 泰雅族與鄒族交流

嘉義民和國中師生38人今天參訪臺中市立和平國中,舉辦跨縣市原民重點學校交流活動。圖/和平國中提供

嘉義縣立民和國中師生38人今天參訪臺中市立和平國中,舉辦跨縣市原民重點學校交流活動,以「原力科學爆發」爲主題,進行兩校融合科學與文化的深度體驗交流,也是泰雅族與鄒族的交流。

兩校透過部落中常見的傳統樂器,開始泰雅族與鄒族的交流,探討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知識的應用;和平國中展示泰雅族口簧琴吹奏,來訪學生們透過和平國中師生以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親自體驗原住民傳統樂器的製作與演奏,從聲音的震動中理解科學與文化的連結。

民和國中師生則介紹鄒族的山羌笛、風笛、手串琉璃珠,山羌笛課程已獲113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資訊網站評選爲優等教案,該網站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辦指導,獲得全國性殊榮。

參加活動的民和國中今年總統教育獎得主莊凱丞表示,這次活動,讓原住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很有意思,他們學校以鄒族爲主,這次到和平國中接觸到泰雅族的文化,知道原來不同族羣都有各自的生活技術和信仰故事,彼此可以理解和欣賞對方。

和平國中學生謝志玲說,這次交流活動中,她最喜歡的是口簧琴和山羌笛的課程,不只是學習樂器怎麼製作,更進一步瞭解聲音的產生原理和音波震動的方式,讓她知道原住民族很早以前就懂得如何與自然共存。

民和國中校長官志隆表示,該校自民國109年設立嘉義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積極透過跨領域共備與在地文化探究,讓學生從自身族羣的文化中發現科學精神,發展出具原民特色的探究實作課程。

和平國中校長葉天喜表示,這樣的交流不僅促進學校間的合作互動,更是原住民族教育向下紮根、向上開展的具體實踐。

主辦課程交流活動的民和國中教務主任蔡明哲表示,讓學生們動手操作,理解原住民族在生活中蘊含的環境智慧與工藝科學。

嘉義民和國中師生38人今天參訪臺中市立和平國中,舉辦跨縣市原民重點學校交流活動。圖/和平國中提供

嘉義民和國中師生38人今天參訪臺中市立和平國中,舉辦跨縣市原民重點學校交流活動。圖/和平國中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