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迴應川普!賴清德:讓國防預算達GDP3%以上、擴大對美投資
賴清德總統(見圖)14日舉行上任來首次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記者會,表示爲確保國家安全、確保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上的不可或缺,宣示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 % 以上。(郭吉銓攝)
爲因應美國川普總統提出一波波關稅貿易戰的威脅,總統賴清德今(14日)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於11時45分召開記者會,宣佈新一年將優先推動三大工作。
川普宣佈開徵對等關稅,將爲美國每個貿易伙伴「量身定製」,並將增值稅(VAT)等因素納入考量;此舉引發國際關注。另外,川普今也再度點名臺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說「我們希望他們回到美國,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
賴清德發表談話時表示,2025年充滿挑戰的一年,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當前民主世界面臨威權集團共同威脅,美國新政府組成之後,爲了因應內外挑戰採取過去不同政策,面對變局,如何確保國家安全,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上的不可或缺,還有持續進步發展都是今年重要課題,也是今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的原因。
賴也宣佈新一年將優先推動以下三大工作,第一,展現保護國家決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的目標;第二,爲防制中國統戰,將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擴大國家安全網,增強社會抵抗力;第三,爲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將持續推動立足臺灣、佈局全球的經貿戰略,強化高科技保護,和友盟國家合力打造全球民主供應鏈。。
面對川普新政府各項新政,賴清德表示,將秉持互惠雙贏,與美國政府保持緊密溝通協商,讓美方新政府團隊更完整了解臺灣是美國重建制造業、鞏固高科技領導地位過程中不可或缺夥伴,臺美合作將創造共同雙贏。他也提到,行政院已盤點雙方合作,擴大對美投資與採購,政府強化臺灣企業增加對美投資的輔導與鼓勵,推動臺灣產業佈局與壯大,強化臺美在AI先進半導體技術開發等製造合作,形塑臺美合作關係新時代。
資料顯示,今年行政院核列的國防部預算,較113年度法定預算增加415億元、成長約9.6%。加計新式戰機及海空戰力提升計劃採購特別預算904億元、非營業特種基金806億元后,整體國防預算規模6,470億元,「佔GDP比率約爲2.45%」。
在記者會中,賴清德提到,接下來,在大家所共同關注的臺美關係、半導體產業發展,以及兩岸關係三大面向,他要提出明確的國家策略方案,第一在臺美關係上,臺灣和美國擁有共同的理念與價值,更是民主自由陣營的堅定夥伴。非常感謝川普政府在上任以來對臺灣的持續支持,特別是在美日領袖聯合聲明重申,「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並且高度關注中國對區域安全所帶來的威脅。
賴清德指出,事實上,臺灣民進黨政府,就是川普總統自第一個任期起就合作無間,並延續至今的國際夥伴之一。多項關鍵的先進武器、攸關臺海區域安全穩定的自由航行,以及許多國際外交上的協助突破,都在這段期間落實。
賴清德強調,站在第一島鏈及民主世界對抗威權的前線,臺灣願意,也將持續和美國在各層面的合作,共同追求區域的安定繁榮,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未來幾年,或許在政策上各有變動不同,但臺灣和華府之間的互信和緊密合作,將會穩定而持續,國人可以放心。
賴清德說,根據「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過去八年美國宣佈對臺軍售總計有48項,金額達到262.65億美元,在川普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內,就有22項,金額達到187.63億美元,對我國的防衛能力有重大的幫助。臺灣將會在過去8年和美國兩任政府緊密合作的基礎上,持續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加速強化國防,繼續提升臺美安全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各項制度化的合作。
賴清德指出,雙方的經濟合作上,臺灣一直是美國最可靠的貿易伙伴,也是美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過去幾年,臺灣對美國的直接及間接投資更是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就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近40萬的工作機會,2023年及2024年,臺灣對美國的投資,皆佔臺灣整體對外投資比重4成以上,遠超過臺灣對中國的投資。
其實,2023及2024年,臺灣對中國投資佔比,分別降至11%及8%,美國已經是臺灣最大的投資對象。賴清德提到,政府正在啓動相關的規畫,依據國家發展與建立安全供應體系的需要,由行政院全面盤點臺美貿易合作的機會,未來將透過雙方緊密合作,擴大對美國的投資與採購,促進雙邊貿易平衡。政府也將強化臺灣企業增加對美投資的輔導與鼓勵,推進臺灣產業的全球佈局與壯大。
他說,同時,我們也將強化臺美在AI、先進半導體等技術開發及製造方面的合作,並共同維護半導體市場的秩序,從而形塑臺美策略性經濟合作伙伴關係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