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陸軍表示「隨時準備好」部署烏克蘭

英國陸軍第一師正在羅馬尼亞參與「堅定飛鏢」演習,BBC報導稱,士兵們願意前往烏克蘭擔任維和工作。(圖/英國陸軍)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前幾天表示,他願意在停火協議達成後,派出英國部隊前往烏克蘭保障其安全。雖然政府內部立刻傳出各種雜音,但是正在參與北約演習英國陸軍將領,在接受BBC報導時直接表示,「只要命令下來,軍隊可以立即動身。」

BBC報導,本週,英國陸軍最精銳的第一師2,500名戰士,參加在羅馬尼亞舉行的大型北約演習,訓練區距離烏克蘭邊境僅25公里。儘管演習期間禁止使用手機,但大多數士兵也都聽說,目前歐洲政治圈,正在初步討論派遣部隊前往烏克蘭本土。

負責指揮第一師的華森准將(Andy Watson)說,只要他的部隊接到前往烏克蘭的實際命令,「就絕對做好準備」。

但是到目前爲止,他也不清楚可能會被要求做什麼。

對於可能需要的兵力數量,華森准將表示「顯然,兵力部署將取決於首相和國防部的決定。」

不過他也強調英國不能全面擔任這個重責大任,他說「這絕對不是英國可以獨自完成的工作」…「認爲首相已經明確表示英國願意爲此做出貢獻,但絕對不會獨自行動。」

華森與英國陸軍參與的是「堅定飛鏢」 (Steadfast Dart) 演習是北約今年規模最大的演習,主要是應對「盟友在受到攻擊時,能多迅速地出動防禦」。

作爲北約新組建的盟軍反應部隊,英國已證明其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運送大批部隊和裝備,包括 700 多輛軍用車輛,穿越歐洲 2,253 公里。

「堅定飛鏢」總共有來自八個歐洲國家,總數1萬多名軍事人員參加了這次演習。

1萬多人聽起來不少,但大多數軍事專家認爲,如果要前往烏克蘭進行有效果的維和行動,可能需要超過 10 萬人的兵力。

北約目前的困境是常備軍規模不足,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最近10都削減了武裝部隊規模。就以英國爲例,當2009年,當英國軍隊被派往阿富汗進行反恐任務時,當時派出的部隊人數超過10萬人。但如今,僅有7 萬餘人。

不尋常的是,「堅定飛鏢」沒有美軍的直接參與。雖然美國仍然是北約最強大、軍事規模最大的成員國,但是在川普上臺後,美國不再製定任何計劃來保障烏克蘭的安全,這對歐洲來說,留下一個巨大的安全漏洞。

回顧過往,2011年北約對利比亞的軍事幹預,反映了歐洲國家在失去最大合作伙伴的情況下,如何苦苦掙扎。在該行動中,美國在轟炸行動中退居次要地位,但是之後仍然相當程度的參與,在後勤保障(空中加油)以及情報和監視方面協助北約。

說回堅定飛鏢演習,指揮 4 名蘇格蘭士兵、曾在阿富汗與美國並肩作戰的穆爾上校(Gordon Muir)說,參加這項訓練的許多英國士兵,最近也在幫忙訓練在英國的烏克蘭士兵,這些親歷戰爭的戰士,告訴我們現代塹壕戰、無人機滿天飛的慘烈情況。

4名蘇格蘭士兵中的吉爾林下士(Gillin)說:「我們已經爲進軍烏克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雖然他們不知道這樣的部署是否會發生,或者他們可能會被要求執行什麼角色,但在烏克蘭的任何行動,都會給英國陸軍帶來新的使命感,並有助於解決其招募危機。

蘇格蘭皇家龍騎兵衛隊(Royal Scots Dragoon Guards)的安特維斯下士(Lewis Antwis)似乎對於烏克蘭維和行動頗爲期待,他說:「小子們加入軍隊都是有目的的......所以,我認爲孩子們已經做好上陣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