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老街假日空蕩蕩!他曝2原因「在地人都不逛」:只剩老店在撐
▲原PO驚呼鶯歌老街人煙稀少。(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國旅屢遭詬病費用高昂,讓不少民衆寧願花錢出國,也不願在臺觀光,有網友指出,趁着週末假期,帶孩子前往鶯歌陶瓷老街體驗手拉胚,沒想到11點到現場,停車位還有一百多個,直到下午兩點半,整條老街仍然空蕩蕩,大部分的店家都有開,但門可羅雀,讓他很驚訝,貼文掀起熱論。
原PO在PTT發文,「鶯歌陶瓷大街假日都沒人怎回事?」帶孩子前往鶯歌陶瓷老街體驗手拉胚,上午11點左右抵達時,停車場仍有上百個空位,進到店內果不其然,是當天的第一位客人。
原PO起初以爲是時間還早因此街上很冷清,然而下午兩點半再次走到老街,卻發現街上人煙稀少,讓他驚呼「太詭異了吧,週六好天氣,人還少成這樣,大部分店家都有開,還真不知道怎麼經營的!」以前造訪鶯歌陶瓷老街時,人潮比現在多10倍,逛店時甚至得摩肩擦踵,如今卻冷清到近乎「死透」。
貼文曝光,有人認爲天氣熱是最大主因,「大家都去美術館吹冷氣了吧」、「上次走回停車場差點中暑」。也有網友指出,商品特色不足,「那些陶瓷很多都淘寶貨,自己上網看就知道,會這樣不意外」、「鶯歌陶瓷本身就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有着自己特殊的燒製手法或者風格特點,不像日本伊萬里燒、有田燒等,或中國的粉彩瓷、青花瓷等等,說到底就沒有足夠特色」、「因爲鶯歌現在本身就沒有幾間還有燒製的工坊了,失去該地的特色」、「網路就能買到了,誰想要特地跑一趟,那裡又很無聊」。
還有在地人感嘆,「身爲在老街長大的鶯歌人,以前家裡跟陶藝家合作,一天營業額少說有5~10萬,看到現在這樣真的不勝唏噓,留在那的真的只剩老人,印象中只有一個國小同學還在認真推廣陶藝」、「我是鶯歌人,本地人都不逛老街的,早在疫情前就失去在地的觀光特色,商品8成以上大陸批來的賺價差,缺乏觀光內涵,路邊小吃全臺老街都一個樣,你不會想再次回逛,我的觀察是星期日下午人潮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