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積極佈局RISC‑V架構車用MCU
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資深副總裁Hans Adlkofer。圖/英飛凌提供
英飛凌正積極佈局RISC‑V架構的汽車微控制器(MCU)。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資深副總裁Hans Adlkofer指出,RISC-V現在也成爲我們正在引入的一個核心技術,RISC-V 是一個開源標準,這讓我們可以靈活地根據性能需求進行擴展;不過我們仍然保留了ARM 和TriCore技術,未來RISC-V跟Arm會是並行發展,沒有誰取代誰。
Hans表示,在汽車中需要越來越多的運算能力。過去我們經常討論的是MCU,而現在我們看到所謂的 SoC(系統級晶片)或 MPU(微處理單元)開始進入,這意味着高性能運算的趨勢開始顯現,這類晶片的能力類似於我們在PC或伺服器行業中看到的高效能電腦。
Hans進一步說明,如果回顧過去,一臺傳統汽車通常會有大約90到120個ECU(電子控制單元),這些ECU通常彼此獨立,有些會相互連接以進行數據或資訊的交換,但每個 ECU 都只對應車輛中的某一個特定功能。然而,現在情況正在改變,汽車的架構將變得更像運算機,未來將談論「中央運算」、「域運算」以及「邊緣運算」,這正是汽車行業所經歷的轉型,與IT產業看到的變化有些類似。
Hans指出,也因此,英飛凌不僅提供單一的產品,還提供可擴展的產品組合,而RISC-V現在也成爲我們正在引入的一個核心技術,期望將RISC-V擴展到我們的產品組合中。RISC-V 是一個開源標準,這讓我們可以靈活地根據性能需求進行擴展,未來RISC-V在汽車領域中,主要將應用於需要高算力的場景。
Hans也說,英飛凌預計2026年提供樣品給合作伙伴開發產品,並於2028~2029年量產基於RISC-V架構的產品,但仍然保留了ARM 和TriCore技術,RISC-V具有高兼容性,但Arm功耗方面表現很好,所以未來在車用上面,RISC-V跟Arm會是並行發展,沒有誰取代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