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領袖重申 和平解決臺海問題

英國首相施凱爾(左)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右)在英法峰會後的聯合記者會上握手致意。(路透)

英國首相施凱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英法峰會聯合宣言中,重申對臺海和平穩定的承諾,也呼籲透過和平方式解決臺海議題。此外,《紐約時報》報導,中國科研船近年頻繁大量出現在臺灣東岸及關島附近水域,兩地都有臺美重要軍事基地,中方行爲無疑是在蒐集海牀資料,使中國海軍獲得如何在太平洋部署潛艇,或試圖跟蹤更隱蔽的美國潛艇的訊息,爲潛在衝突作好準備。

施凱爾與馬克宏近期出席第37屆英法峰會,除討論兩國非法移民問題外,也聚焦目前全球挑戰。兩人在會後聯合宣言中提到,俄羅斯的行動凸顯英法安全與印太區域密不可分。兩國將共同努力實現一個自由、開放與自主性的印太地區。聲明也重申對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承諾,敦促透過和平手段解決臺海議題。

此外,《紐約時報》指出,在3年前,中國科研船活動範圍多僅在中國海域附近,但就在去年,更多船隻更頻繁深入西太平洋。根據船舶定位數據,中國科研船一直在勘測中國海軍認爲具有戰略意義的水域,包含臺灣以東,以及關島東西海岸以外約400公里的水域。

臺灣東岸有重要空軍和海軍基地,但當地受到黑潮影響,其海水溫度、鹽度會影響中國海軍在當地軍事部署。且若爆發戰爭,中國會試圖奪取附近海域控制權。前美國海軍情報官達姆說明,掌握這些數據能判斷哪個海域適合潛艇藏身,哪個海域不適合;布魯金斯學會潛艇專家斯特凡尼克表示,勘測數據可以幫中國決定在哪裡部署水雷。

此外,去年初以來,中國科研船也開始在關島附近海域展開勘測活動。關島是美軍在太平洋重要軍事樞紐,在關島部署了轟炸機、潛艇、海軍陸戰隊及雷達系統。《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科研船在該海域來回航行,繪製密集的勘測網格線。臺灣大學海洋學教授詹森直指,顯然中方是在進行水深測量。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拉克指出,中國科研船還可能借此定位美國海底電纜及潛艇探測技術。可以看出中國正試圖找到適合的地點,在衝突發生前,派潛艇前往當地潛伏,進而讓這些潛艇突然出現併發起攻擊,或者使美軍面臨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