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得知中國自研原子彈 楊振寧「淚流滿面」 全網動容
楊振寧的學術夢12歲立志拿諾貝爾獎。圖爲2004年9月13日,82歲楊振寧在北京清華大學第六教學大樓爲100多位大一新生講授《普通物理》。(北京清華大學官微)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今(18)日因病在北京辭世,享嵩壽103歲,震撼學術界。許多網友亦紛紛在社交平臺發文悼念這位物理界學術泰斗,其中有一則楊振寧的專訪影片,他在確認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是國家獨立研製後,激動的熱淚盈眶,專訪中的其中一句發言,更讓許多大陸網友動容。
中國大陸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試爆成功,綜合陸媒報導指,當時傳言有美國物理學家曾參與研究原子彈的工程,而楊振寧曾在2009年一次專訪中提及,自己在1971年時曾詢問多年好友、同爲物理學家的鄧稼先,「究竟中國的原子彈,是不是中國人自己製造出來的,還是有外國的幫忙?」
爲此,鄧稼先還特意查證,併爲此寫了一封信給楊振寧,信上寫道「中國原子彈的發展,除了最一開始的時候,有少數蘇聯的幫助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外國人的幫助。」楊振寧也表示,自己當時知道這件事時,「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感情震盪,我當時淚流滿面。」
專訪中,楊振寧也感性表示,「這個心理,我不曉得現在的年輕人懂不懂,在我長大的時候,是中國人被外國人欺負得不得了」。楊振寧的弟弟楊振漢也透露,哥哥當下拆完鄧稼先那封信時就哭了,「還特意跑到洗手間,整理以後纔出來。」
相關畫面在微博流傳,也有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這位華人物理學術界的泰斗,紛紛表示「有人說過科學無國界,下半句是但科學家有祖國」、「他回國之後又幫清華組建了團隊,功績很大」、「楊振寧先生永垂不朽」、「一路走好,偉大的物理學家」、「挺震驚的,再偉大的人也有離開的一天」、「致敬前輩科學家,一片誠心助國強,萬方熱淚送君遠,一路走好。」
據瞭解,中國第一顆原子彈(596工程)在1964年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據官方釋義,原子彈代號「596」是爲了記住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停止了對華原子彈研製的援助。而大陸網友所述「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這句話,則由是法國化學家、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