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川普1句話讓伊朗首都涌逃難車潮 居民悲憤:能去哪?
社羣平臺16日流傳的照片顯示,伊朗首都德黑蘭西北郊衛星城市卡拉吉(Karaj)往裡海城市恰盧斯方向的公路擠滿出城的車龍。進城方向幾無車輛。(路透)
以色列上週五(13日)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伊朗全力還擊,雙方百姓均受波及。美國總統川普週一(16日)在網路社羣發文呼籲「人人均應立即撤離德黑蘭」。這座人口將近1000萬的大都市從上週末就出現大規模的逃難車潮,車輛在出城公路首尾相連緩緩前行,不少人在社羣平臺發佈被迫離家的圖文,流露悲憤恐懼與沮喪之情。也有很多居民爲了種種原因留在德黑蘭。
綜合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衛報》、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導,以色列軍方週一(16日)警告伊朗首都德黑蘭市中心某區33萬居民發出疏散警示,伊朗國營電視臺、警方總部、三家大型醫院都在這個區域。沒過多久,國營電視臺果真挨炸。川普則發文警告德黑蘭所有人都該撤走,充滿不祥氣氛。
不過,早在週一空襲前,人口數與以色列全國人口相當的德黑蘭就出現外移車潮,通往市區北郊的49號公路壅塞,南向路面幾無車輛行駛。這條公路通往伊朗位於裡海南岸的城市恰盧斯(Chalus),距德黑蘭150公里,正常情況下行車需3小時,衝突發生後日夜塞滿出城車輛,寧可冒着卡在車陣14小時的危險也要撤。
德黑蘭街頭建物倒塌、汽車燒燬、街道破壞,許多人描述加油站上週末就開始大排長龍,自動提款機現金提領一空。這座中東數一數二的大城週二凌晨開始變得空蕩蕩,少有商家開門做生意,市中心古老的商場大巴札(Grand Bazaar)關閉,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高峰以來首見。市區街道幾無人車。伊朗當局開放德黑蘭地鐵站、學校供民衆避難。
德黑蘭市中心古老的商場大巴札16日沒有商家營業。(美聯社)
一名29歲美術老師要從德黑蘭撤往東方50公里處的德黑蘭省山城德馬溫(Damavand),「父母非常害怕,每晚都有攻擊,卻無空襲警報,也沒避難所」。另一居民16日上午8時45分從德黑蘭出發,花了近5小時才抵達西北方的卡什溫省省會卡什溫(Qazvin),這段車程平常只需1.5小時。
社羣平臺出現許多德黑蘭居民離家的貼文,例如:「我收拾了至親給我的紀念品與生活必需品,上路前澆了花,不知自己還能不能回來,如此離家令人難以忍受」;「我的家從未充滿如此悲傷的感覺,不知此去能否回來」;「我和我辛苦賺錢買來的家當告別,希望我回來時它們還在」。
然而更多德黑蘭居民認爲撤離命令根本行不通。一名住在伊朗國營電視臺附近的女子愈來愈害怕,但道路「人滿爲患,壅塞程度有如噩夢」,想離開卻被困在路上,毫無意義。一名48歲公務員表示:「我很絕望。兩個孩子怕得要命,因爲防空砲聲、爆炸聲、攻擊聲夜不成眠,但我們無處可去,只能躲在餐桌底下。」
有些人爲了老邁父母、年幼子女、寵物、醫療需求而留下來,有些人沒走只因別無選擇。一名婦人說:「我有孕在身,還有個年幼的女兒,我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兒,能去哪裡?」一名單身女子不敢獨自前往800公里外的希拉茲(Shiraz)投靠家人。另一40歲育有2名年幼子女的婦人表示,假如一切都將摧毀,「我寧願與孩子守着我們的家,因爲我沒有重新開始的力氣了」。
大街小巷瀰漫歇斯底里與混亂的氣氛。一名金融分析師自述淚流不止,周圍的孩子們也哭個不停,「這是一場大屠殺,爆炸聲沒停過」。一名21歲的德黑蘭大學學生說,有時見到居民在街上「奔跑尖叫」,很多人都不知該不該出門覓食,「現在出門很危險,但我們別無選擇」。
伊朗領空持續關閉,伊朗人可經陸路出國。土耳其允許伊朗人免簽入境旅遊90天,兩國邊界長達569公里,可能成爲伊朗人避險目的地之一,甚至由此前往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