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赤龍再現清境!滇緬後裔70米長街宴迎火把節

清境火把節24、25日舉行,今先由長街宴打頭陣,居民在博望新村以長桌設宴,串起70米長的紅色筵席,熱鬧壯觀。記者賴香珊/攝影

當年大陸地區淪陷後,從泰緬邊境撤回臺灣的雲南軍民落腳南投仁愛清境地區開墾,更延續舊有習俗傳統,結合當地原鄉文化舉辦清境火把節,今年將於10月24、25日登場,今先由「長街宴」爲活動暖身,如赤龍般的70米紅色筵席,熱鬧壯觀。

國共內戰後,1949年大陸地區淪陷,我國游擊隊退守滇緬泰邊境,爲反共在金三角地區整訓,但隨國際局勢變化失去戰場,這羣以雲南籍居多的國軍及眷屬1961年陸續撤回臺灣,其中兩百餘人安置於南投縣仁愛清境農場,助力原鄉農墾開發。

清境社區協會理事長李克之,也是滇緬軍民後裔,他說,爲保留其歷史文化,當地壽亭、博望、定遠新村3眷區居民延續舊有習俗傳統,結合原鄉文化舉辦清境火把節,2011年起擴大舉辦長街宴,3眷村輪流沿街擺桌共享滇緬傣傳統料理。

其中火把節源自彝、白、哈尼、納西等中國大陸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慶,尤以彝族爲主,融入薪火相傳、感念祖先意涵,猶如新年;長街宴則源於哈尼族傳統「十月年」的祈福宴席,家家戶戶沿街擺桌,連成一條長龍,因此又稱「長龍宴」。

今年的清境火把節24、25日舉行,今天先由長街宴打頭陣,居民在博望新村以長桌設宴,串起70米長的紅色筵席,宛若赤龍般被兩側低矮的平房包夾,當地居民及返鄉遊子開心團聚大啖雲南豌豆粉、牛角糉、傣味錦沙等美食,熱鬧壯觀。

南投縣長許淑華今也現身長街宴與民同樂,她表示,南投縣有多元種族文化,仁愛又以清境火把節最具歷史文化意義,下週五、六將於清境國小登場,除傳統歌舞演出,還有在地美食、趕街市集等,歡迎來深度走訪體驗雲南民族及原鄉文化。

南投清境火把節融合滇緬及原鄉傳統文化24、25日登場,今由長街宴爲活動暖身,縣長許淑華(左排第3位)也參加。記者賴香珊/攝影

清境火把節24、25日舉行,今先由長街宴打頭陣,居民在博望新村以長桌設宴,串起70米長的紅色筵席,熱鬧壯觀。記者賴香珊/攝影

南投清境火把節融合滇緬及原鄉傳統文化,今由長街宴率先登場,不少滇緬後裔身穿傳統服飾參加。記者賴香珊/攝影

清境火把節24、25日舉行,今先由長街宴打頭陣,居民在博望新村以長桌設宴,串起70米長的紅色筵席,熱鬧壯觀。記者賴香珊/攝影

清境火把節24、25日舉行,今先由長街宴打頭陣,居民在博望新村以長桌設宴,串起70米長的紅色筵席,熱鬧壯觀。記者賴香珊/攝影

清境火把節24、25日舉行,今先由長街宴打頭陣,居民在博望新村以長桌設宴,串起70米長的紅色筵席,熱鬧壯觀。記者賴香珊/攝影

南投清境火把節融合滇緬及原鄉傳統文化,今由長街宴率先登場,不少滇緬後裔身穿傳統服飾參加。記者賴香珊/攝影

清境火把節24、25日舉行,今先由長街宴打頭陣,居民在博望新村以長桌設宴,串起70米長的紅色筵席,熱鬧壯觀。記者賴香珊/攝影

南投清境火把節融合滇緬及原鄉傳統文化將於24、25日登場,今天先由「長街宴」爲活動暖身。記者賴香珊/攝影

南投清境火把節融合滇緬及原鄉傳統文化將於24、25日登場,今天先由「長街宴」爲活動暖身。記者賴香珊/攝影

南投清境火把節融合滇緬及原鄉傳統文化24、25日登場,今由長街宴爲活動暖身,縣長許淑華(左排第3位)也參加。記者賴香珊/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