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腸病毒高峰期 桃園衛生局進校園宣導正確洗手法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18日在平鎮區復旦國小辦「洗手大作戰腸病毒退散」腸病毒衛教宣導記者會。(廖姮玥攝)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18日在平鎮區復旦國小辦「洗手大作戰腸病毒退散」腸病毒衛教宣導記者會。(廖姮玥攝)
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全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病例數明顯高於近5年同期數值,爲了加強學童洗手正確性,桃園市政府衛生局18日在平鎮區復旦國小辦「洗手大作戰腸病毒退散」腸病毒衛教宣導記者會,透過洗手互動劇與洗手舞帶動唱,宣導正確「洗手5時機」及「洗手5步驟」,桃園市長張善政、衛生局長賈蔚等人與孩童們一同又唱又跳,學習正確的洗手方式。
每年春夏交替之際,正是腸病毒流行的高峰期,勤洗手纔是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式,衛生局辦「洗手大作戰 腸病毒退散」腸病毒衛教宣導記者會,教導學童正確的洗手方式,並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以有效防範腸病毒對孩童健康的威脅,另外出後應先洗手並更換衣物,避免將腸病毒帶回家中,也應教導幼童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若家中有腸病毒患者,無論症狀輕微,應遵守「生病不上學」的原則,停課期間避免帶病童前往公共場所或遊戲區,以防止病毒傳播。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18日在平鎮區復旦國小辦「洗手大作戰腸病毒退散」腸病毒衛教宣導記者會。(廖姮玥攝)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18日在平鎮區復旦國小辦「洗手大作戰腸病毒退散」腸病毒衛教宣導記者會。(廖姮玥攝)
張善政表示,最近資料顯示,於春夏交接時桃園市民衆到醫院看腸病毒個案數,比往年5年高很多,透過宣導正確洗手時機、如何正確洗手,養成清潔好習慣,降低感染機率,一旦感染腸病毒會非常痛苦,不僅會發高燒、全身無力,還需打針吃藥,應要好好洗手才能避免感染腸病毒機會。
賈蔚說,前5年因疫情社交活動較少,很許多嚴格管制隔離措施,現在疫情過去,恢復正常社交接觸活動越多,過去因乾洗手方便,但腸病毒以乾洗手方式效果較差,一定要溼洗,今辦記者會教大家溼洗手正確時機、步驟,全方面完整提醒。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18日在平鎮區復旦國小辦「洗手大作戰腸病毒退散」腸病毒衛教宣導記者會。(廖姮玥攝)
衛生局指出,若不幸被傳染腸病毒,所引發的重症病程變化快速,特別是5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於高危險羣,常見初期症狀包括,39℃以上高燒超過3天,手、腳及口腔出現紅疹或水泡又稱手足口病,如有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持續嘔吐、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或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立即送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聖保祿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敏盛綜合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共5家桃園市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就醫,以掌握黃金時間治療,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