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產業用水 桃市建3再生水廠

臺灣近年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龐大用水也爲水資源調度帶來挑戰。桃園市政府提出再生水發展計劃,正規畫興建桃北、文青、中壢等再生水廠,預計至2046年每日將可提供21.06萬噸再生水,約佔全國再生水供應總量的3分之1,盼滿足產業用水需求。

以臺積電爲例,用水量從2016年的每日3.86萬噸大增至2023年的92.5萬噸,臺灣雖雨量多,但降雨分佈不均,凸顯水資源供需失衡。

因應未來產業發展需求,桃園採多元供水策略,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桃市已先規畫桃北、文青及中壢3大再生水廠,其中桃北再生水廠預計2025年6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將供應中油、南亞錦興廠及觀音工業區使用每日4萬噸再生水,文青廠預計2027年3月啓用,中壢廠則預計2029年供水。

劉振宇表示,市府也正評估設置污一廠、污二廠及楊梅廠等再生水設施,爲確保水資源永續,市府也規定新開發的產業園區,若用水量達每日2萬噸以上,必須使用50%以上的再生水。

副市長蘇俊賓、王明巨表示,將請水務局調查研議各工業聚落屬性,依供水需求媒合設置相關設施,並以產業發展方向爲基礎進行長遠規畫,於龍潭科學園區3期等產業園區周邊興建水資源中心及再生水廠,就近提供用水,讓產業發展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