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戰機配預警機 戰力不容小覷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在福建艦阻攔着艦。(新華社)

從福建艦起飛的三種飛機,都代表了航艦的核心角色。

殲-35艦載隱形戰機:作爲第五代戰鬥機,殲-35具備匿蹤外型、主動相控陣雷達與先進航電系統,被視爲「陸版F-35C」。它將在航母艦隊中扮演「矛尖」,或說「踹門」角色,利用隱身能力,奪取戰場制空權、對海對陸精確打擊與伴隨電子戰等任務,刺破對手的防護,再由後續的其他戰機擴大戰果。

殲-16艦載機:殲-16是重型戰機,具有航程長、載彈量大的特點,適合執行打擊與護航任務。雖然巨大的機體與傳統的構型不能匿蹤,卻剛好成爲殲-35在完成第一擊之後,擔任擴大戰果的「重拳手」,這種「第五代+第四代重型戰機」混編的搭配,與美軍F/A-18E/F與F-35C並用的模式相似。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這款外型類似美軍E-2C「鷹眼」預警機的角色,配備了大型雷達天線(據說是AESA相控陣雷達),是重要的空中指揮官。它已經研發很多年,只是由於滑躍甲板的限制,無法部署在遼寧艦、山東艦上。如今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終於使它適才適所。據說空警-600的預警範圍達到600公里,可同時追蹤2000個目標,並針對高威脅的100個告知給包括戰機、軍艦等作戰單位。

另一方面,這種大型雙螺旋槳飛機能夠從航艦起飛,也預示着可以改裝成像是美國C-2灰狗艦載運輸機,或是艦載空中加油機的可能性,也就能夠快速的裝運人員與戰機的重要零件,比如說在發動機故障時,直接將良好的發動機從本土空運過來,這將爲解放軍航母部隊戰力發揮到極致。

展望未來:核動力航母與遠洋作戰

不過,福建艦也有一個小缺點,那就是它採用的是傳統動力,母艦本身需要燃油,甲板上的飛機也需要燃油,電彈器的功耗,也是反應在燃料上。這意味着福建艦需要持續不斷的油料補充。根據美國小鷹級傳統動力航艦的經驗,差不多一到兩星期就要接受油艦的補給,這對軍事作業是繁瑣又容易干擾戰備任務。所以大陸方面一定也在思考覈子動力系統,假如有下一艘(004型),幾乎可以確定採用核動力推進系統,以提供更強的能源供應與遠洋續航能力。核動力不僅能爲電磁彈射器與艦載武器系統提供充足電力,也能讓航母長時間在外海作戰,無需頻繁補給。

從技術角度看,電磁彈射的成功運作象徵中國在航母技術上跨越了一個重大門檻;從戰略角度看,殲-35、殲-16與空警-600的登艦,則使中國航母真正具備遠洋空戰與打擊的核心要素。未來,要是核動力航艦真的出現,那麼解放軍海軍真的具備「藍水作戰」的能力,也將爲亞太安全局勢增添新的變數。(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