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協會聯合全國工商聯發起倡議:保持對民營企業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3月17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全國工商聯在京發佈《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經濟服務部部長林澤炎出席發佈會並致辭,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發佈《倡議書》,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大型銀行司相關負責人出席發佈會。秘書長徐潔勤主持發佈會。
優化信貸服務,護航民企發展
《倡議書》號召銀行業金融機構從堅持政治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優化信貸服務、護航民企發展,加強產品創新、提升服務質效,深化助微計劃、精準滴灌小微,共建親清同行、實現合作共贏,強化多維賦能、凝聚發展合力等六方面,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優做強提供有力支持。
具體來看,在優化信貸服務,護航民企發展方面,《倡議書》提出,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提高服務覆蓋率。保持對民營企業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主動做好民營企業資金接續服務,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在盡職免責前提下,合理提高民營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完善差異化考覈激勵政策,建立“善貸”“願貸”“敢貸”長效機制。
林澤炎表示,全國工商聯與銀行業協會在連續5年發起實施“助微計劃”的基礎上,將倡議服務對象擴圍面向全部民營經濟主體,就是爲了帶動更多銀行參與進來,共同把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全國工商聯將加強與金融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和金融機構的協同合作,推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邢煒表示,爲進一步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的服務水平再上臺階,中國銀行業協會與全國工商聯聯合發佈《倡議書》,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促進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與民營企業肝膽相照、守望相助
發佈會上,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浙江網商銀行代表發言,表示將積極響應《倡議書》號召,與民營企業肝膽相照、守望相助,以更實、更深、更精的金融服務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業務總監王兆陽表示,該行將以更大力度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王兆陽稱,農業銀行作爲銀行業協會會長單位,將積極響應銀行業協會、全國工商聯倡議,強化“三個融合”,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爲民營企業在新時代開拓創新、大顯身手提供堅強的金融保障。到2025年底,全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預計超過7.5萬億元,年增速15.3%以上。
網商銀行行長馮亮在會上介紹,和其他銀行服務民營經濟的客羣相比,網商銀行在服務民營經濟中,最毛細血管的羣體。根據該行統計,該行民營經濟客羣中近80%是首次獲得銀行的經營性貸款,超半數來自縣域及農村地區,戶均貸款金額僅爲7.2萬,是過去金融服務比較難觸達的羣體。馮亮認爲,服務民營經濟的過程裡,網商銀行最大的特點是科技驅動。未來該行將繼續用科技深化服務,尤其是探索用AI技術,提升小微金融的服務質量。
會上,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倡議書》的發佈給予積極評價。溫彬表示,從國際看,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沖擊。從國內看,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同時,需要認識到,解決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倡議書》的發佈,可以說正當其時、恰逢其勢,非常必要。
溫彬建議,結合《倡議書》,銀行業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可以從三方面着手。一是以長期主義深耕民企服務,實現銀企共贏與高質量發展。二是創新多元金融服務,賦能民企全週期成長。三是聚焦前沿領域,賦能民企高質量發展。
“要注重客戶體驗,持續簡化流程、優化服務,創新推出涵蓋信貸、債券、財富管理、業務撮合等多維度的產品與服務,針對中小微企業、涉農及科創客羣推出差異化、定製化的服務方案。同時,進一步暢通股權、債權、貸款三種融資渠道,爲科技型民營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溫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