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冠軍/堆疊創業三劍客 主張化繁為簡

離開外商的安穩體系,走進創業的未知,創辦人兼執行長吳明勳給自己的理由很簡單:與其把時間花在向上管理、爭取「可見度」,不如把力氣用在解決問題。他的執念也很直白——把雲當成「作業系統」來做:能安裝、能升級、能復原,裝得起、跑得穩。

這份判斷不是一夕而來。2010年起,吳明勳在外商建立臺灣大型資安研發團隊,最高峰超過70人;公司鼓勵專利,他因點子多、落地快,被同事暱稱「發明大王」。長年把資安往雲上搬,逼出他的封裝方法論:把虛擬化、網路、儲存、監控等繁雜元件「裝箱」,再用一致的交付與支援,把不確定變成可預期。2015年,他下班後常把自己關在家裡寫原型、驗證思路;2018年產品成熟、拿到第一個大型國際遊戲客戶,團隊把公司「堆疊」立起來。最能顯影他信念的一幕來自共同創辦人兼資深執行副總裁郭晉愷的回憶——當年家人拜託他「去勸退」吳明勳,兩人卻一談到深夜。

吳明勳說,臺灣的開發能量不輸國外,真正缺的是把功能「變成產品」並推向市場的方法;他攤開在外商累積的成果與專利,逐一說明如何把最難的封裝做成可複製的產品與服務。那一晚,勸退變加入。

冷啓動前兩年並不好過:案子一個個試、門一扇扇敲。第一個大客戶還是郭晉愷飛倫敦,靠多年互信換來的機會;一落地,方法論被驗證,道路就打開了。三位核心分工明確——吳明勳主導產品與架構,營運長薛銘彬把關「能落地就落地且穩」,郭晉愷負責市場開拓與關鍵客戶。公司從第一天就定調「做產品、不做客制」,把專家經驗固化成流程,讓建置、升級、維運都能被預演、被複制。

堆疊長期與政府、科教研合作,於「晶創晶圓」教育子計劃與臺大、交大電機系共作,把企業級方法帶進教學現場,也把一線痛點帶回產品迭代。於是你會聽到三人的同頻語彙——薛銘彬強調「穩定落地」、郭晉愷提醒「便宜不是削價,而是把複雜變簡單後總成本自然下降」、吳明勳再三重申「採用成熟穩定的開源工裝,確保可以重複部署」。不同語氣,指向同一件事:把複雜變簡單,把不確定變成可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