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黃仁勳與庫克不一樣」朱成志看臺股25檔千金比價狂潮:沾到AI的小股比大股更會飆

圖爲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路透

文/朱成志

川普2.0「壓制中國」纔是主軸,但他自4/2發動的關稅戰,爲了10月「川習會」,美中再休兵,延90天到11/10。這次川普藉由對等關稅談判,已獲得歐盟、日韓與Apple、臺積電等大型科技業,共逾2.5兆美元投資美國的承諾,川普大勝,美股大漲創新高。臺灣20%關稅又疊加原先稅率,面臨嚴峻出口競爭壓力。

不過,臺灣出口連21紅,今年出口拚5000億美元,這麼好的成績是因爲AI獨旺,臺股拚再創歷史天價指數,這次最大的不同如是8月號萬寶月刊封面標題:「護國羣山創新高」,8/13盤中已有25檔千金股了。

上週我說1974年臺北街頭的小欣欣豆漿店,七人早餐會敲定全力發展半導體,就此啓動打造護國神山。造山者英文片名:A Chip Odyssey,可說是「晶片王國艱辛的創建之路」,如今臺積電又創天價1200元,但也移山到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還是不是臺灣矽盾呢?日本東京威力科創今年下跌12%,來偷2奈米機密,背後的日本半導體國家隊成員,也有些還是臺積電熊本廠大股東,所以近日紐約時報報導「臺灣陷入多重困境」。

AI股周邊產業PCB上中下游先大漲,AI伺服器CCL龍頭臺光電破千創天價,AI伺服器大多都是臺股的nVidia供應鏈,臺光電由4月407元漲到1210元,但上半年小賠0.18元的PCB小鑽頭股尖點由21.4元飆3.3倍到92元,凱崴由7.29元飆2.4倍到25元,漲幅更勝臺光電,這一波小小「摸到AI邊」的小股比大股更會飆。

當年聯電採用了IBM技轉的銅製程技術,但RUN不順,臺積電靠自我研發反而成功了,2008年金融海嘯,臺積電逆向加碼資本支出,從此只有護國神山一支獨秀,臺積電目前市值逾31兆臺幣,聯電才5000億左右,長線聯電守不住40元大關,再也沒有「晶圓雙雄」了。

不過2014年臺積電終於接到Apple超級大訂單:「獨吃iPhone 6的A8晶片代工」,自此大突破,每年大賺10元以上。Apple靠了臺積電製造晶片,纔有一代又一代的新iPhone搶佔全球市場,加上十年回購股票高達7040億美元,全球目前也只有13家企業市值高於此金額,結果Apple由2014年25美元,漲到2024年底260美元天價,十年漲十倍。

用這麼多錢去買股,才當上全球市值股王,但今年Apple股價下跌。臺積電由2014年9月120元,到2025年8月也漲了十倍,每年發股息,很少買庫藏股,和Apple不一樣。

現在臺積電是全球AI晶片兵家必爭的輸贏關鍵,幫助nVidia由GPU轉型到AI,2022年10月輝達自108美元起漲,二年狂漲11倍多,飆到2024年6月分拆前的1255美元,突破了Intel的摩爾定律,輝達取代Apple,成爲全球市值超過4.2兆美元股王,「造山者」也是「造王者」。

8/13臺股盤中只差十點,就到2024年7月曆史天價24416點,協助臺積電赴美建廠的漢唐突破千元,由汽車連結器做到AI伺服器的大電力線,貿聯-KY也一度上千元,加上興櫃股王鴻勁是提供臺積電的半導體設備股,今年EPS挑戰70元,已是1600元以上的千金股,瞬間有25千金。

爲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千金股?以前號稱「一顆蘋果救臺灣」,因爲臺灣電子業幾乎都是蘋概供應鏈。庫克早年工作就是管理供應鏈持續殺價,並逼擴大產能規模,全部要以蘋果優先。蘋概股曾非常紅,但iPhone創新能力降低,壓低代工費用越來越狠,又用大陸紅色供應鏈來殺價臺商,所以臺股很難有許多類似大立光的千金股。

NVIDIA完全不一樣。黃仁勳本身就是創辦人,願景是突破Intel的天際線。白宮的演講清楚指出,60年代IBM所規劃的電腦品項都已經非常成熟,但AI不同,這是由幾百個不同的廠商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對他而言,打破摩爾定律、追求更快成長速度,重點不是花力氣cost down殺價,更因爲美中角力,AI更不能用紅色供應鏈,H20晶片銷陸被川普課15%利潤,與其砍供應鏈價,不如多防川普一點吧!

ASIC伺服器的BBU備用電池組是選配,AES-KY股價強悍;但到了GB300,BBU是標配,輝達由電源供應商臺達電主導,順達及新盛力得利。雖然光寶科也卡位,但想接NVIDIA的大單並不容易。這就如同GB200及GB300伺服器的最大訂單由鴻海、廣達拿下,美超微、戴爾等就不多了,其他小廠也必須往主要供應鏈靠攏,包括CPO、機殼、滑軌、2奈米制程…等都是,所以小股千金特別多。

金像電取得主要的AI伺服器PCB訂單,臺光電就主供CCL,產能不足才分配到臺耀。但聯茂M9還在送樣認證,騰輝-KY技術好,但沒有產能規模,就拿不到AI的訂單。散熱股奇𬭎的子公司富世達,因爲母公司而和嘉澤都打入「水冷外接頭」,同步衝上千元大關。

時碩科技從去年認證到現在,仍沒有看到大的AI液冷訂單,股價就漲不動,才60多元上下。良維減少Apple訂單,全力配合AWS的伺服器電力線,也極有潛力。總之,目前AI當道,不靠近nVidia,至少也要靠近AMD,或四大CSP、臺積電纔有想像力。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