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啓銘:修復兩岸關係 助開拓海外市場
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7日建議政府加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或與其他國家研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讓其他市場取代美國市場。(本報資料照片)
美對臺祭出32%對等關稅,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7日建議政府加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或與其他國家研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讓其他市場取代美國市場;並設法改善兩岸關係,讓大陸重新變成臺灣的市場。前經濟部長尹啓銘也認爲,爲爭取更多跨區域經貿組織,執政黨應修復與對岸關係。
賴清德總統拋出臺美從零關稅談起,尹啓銘直言這根本是緣木求魚,因爲根據WTO統計,臺灣平均名目關稅與美國差距有限,所謂爭取零關稅在本質上就沒有太大實益;重要的是,美方在意的是「非關稅貿易障礙」,像是開放美豬、美牛等項目。
尹啓銘指出,大陸市場是臺灣僅次於美國的出口地區,在中美大國博弈間,臺灣如同蹺蹺板,尋找平衡點,從中維持生存空間與競爭力,如今執政黨不把大陸當市場,只把對方當敵人,但不斷對美示好的結果,卻被課徵比日、韓等競爭對手更重的對等關稅。他建議與美談判時,政府應積極爭取美對臺對等關稅降至20%。
另爲開拓海外市場,尹啓銘認爲,執政黨應修復與對岸的關係。他表示,川普發動關稅戰,傳統產業纔是受到衝擊最大的族羣,政府若不對傳產提出具體轉型方案、給予實質支持,勢將導致產業空洞化。
林祖嘉則指出,川普用的稅率公式以去年臺灣對美出口順差金額爲本,但近年臺灣對美出口成長快速,若以過去5年來算,依此公式平均稅率將不到22%,政府可向美提出解釋;況且對美出口集中高科技產業,高關稅卻由所有產業負擔,非常不公平。
林祖嘉建議政府可考慮增加對美軍購及購買石油天然氣,但成立「投資美國國家隊」,目前關稅調整仍處於不確定期,不適合貿然進行長期赴美投資決策,且投資可能帶動貿易擴張效果,赴美投資愈多,對美順差會變得更大,與川普要求相反,「最好先讓子彈飛一陣子再研議」。
臺大國企系名譽教授陳厚銘表示,理論上臺灣沒有什麼談判籌碼,因爲中美貿易戰,假如臺灣採取閤中,不是親中,還可在美中之間有選擇,現在全都靠在美國,基本上沒有什麼選擇,只能放下身去談,但提醒政府要守住底線,不要讓美國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