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頻繁遭受酷熱,法國人對空調的牴觸情緒有所緩解
【歐洲時報7月1日筱圈編譯】法國正面臨新一輪熱浪,這是自1947年以來記錄到的第50次高溫狀態,也是21世紀以來的第33次。
法國《回聲報》報道,學校停課、游泳池和博物館免費開放、調整工作時間、公園延長開放時間、在地圖上標明空調區……這些措施凸顯了一個問題:法國似乎在空調方面裝備不足,儘管法國生態轉型部長曾指出“一場熱浪就能造成數千人死亡”。
2050年,全球約三分之二家庭將配備空調
與其他國家相比,尤其是美國、日本和韓國,法國擁有空調設備的比例要低得多(根據法國環境與能源管理局Ademe的數據,約爲25%),然而,歐洲北部地區也不例外,那裡很少有家庭安裝空調(例如,在德國和英國僅有少數家庭安裝)。
事實上,目前空調僅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在全球最熱國家的28億人口中,目前只有8%的人生活在裝有空調的家中。但這一趨勢即將改變:到2050年,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家庭將配備空調。
除了全球變暖原因之外,能夠同時提供加熱和冷卻服務的可逆熱泵的日益普及是另一個增長因素。
法國家庭空調設備配備率不斷上升
在文化上,法國人長期以來一直對空調錶現出一定程度的牴觸情緒,正如2021年OpinionWay爲法國能源公司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75%的受訪者表示,出於經濟(66%)和環境(41%)原因,他們沒有購買空調的計劃。
近六成受訪者(58%)表示,爲了保護環境,他們寧願“忍受酷熱也不願安裝空調”。只有47%的人認爲所有公共場所都應安裝空調,48%的人認爲由於空調對環境的影響,應全面禁止使用空調。
但這一趨勢正在發生變化,根據Ademe的數據,法國家庭空調安裝率不斷上升,從2016年的14%上升到2020年的25%。這一點在法國東南部和科西嘉島尤爲明顯,這些地區的一半家庭都配備了空調。
除此之外,法國購物中心和大多數大公司的辦公室也都安裝了空調。
Ademe在2021年指出,在法國,空調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佔建築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在全球370億噸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中,空調每年產生約10億噸二氧化碳,約佔3%。
此外,空調通常使用製冷劑氣體(氫氟碳化合物),當它們逸散到大氣中時,其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數千倍,空調增多也會造成城市熱島效應。
根據Ademe的數據,一臺家用空調的年平均耗電量爲300至500千瓦時(取決於地區和使用頻率),可能超過一臺冰箱的年耗電量。
正如政府機構指出的那樣,在熱浪來襲時,許多法國人爭相購買便攜式空調,因爲這種空調安裝快捷。但效率最低的系統往往耗電量最高。“使用一體式便攜式空調給25平方米的房間降溫,每天使用12小時,持續兩週,成本約爲30歐元。”
不過,不論會不會增加空調,法國專家們都在強調同時需要採取城鄉規劃措施:更多的綠地和水體,能反射太陽光的人行道和屋頂,當然還有更好的建築物隔熱材料。
(編輯: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