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泰國「政」盪 東南亞兩大新興市場股市蒙塵

印尼給予議員房屋高額補貼,引發全國衆怒,總統普拉伯沃發表電視談話呼籲人民信任政府。(歐新社)

東南亞兩大新興市場印尼及泰國的股市前景,正蒙上政治動盪陰霾,印尼抗議延燒全國,迫使總統普拉伯沃取消訪陸行程,出面喊話表示會聆聽人民憂慮,國會也取消引發衆怒的豐厚「自肥」補貼,泰國也將出現權位爭奪戰,推升股市的風險溢價。

印尼股市指數上週五(8月29日)下跌1.5%,跌幅爲全球股市之最;泰國股市下跌1.1%,也位居全球股市後段班。

印尼抗爭起源於政府增稅並縮減支出,高通膨對低所得家庭造成不成比例的衝擊,國會卻通過給予議員比最低工資高出近九倍的豐厚「自肥」房屋補貼,引發抗爭,在一名機車騎士於抗議現場遭警方車輛輾斃後,抗爭愈演愈烈,8月31日延燒全國,抗爭羣衆破壞公共設施,甚至瞄準財長英卓瓦蒂與多位國會議員的住家進行洗劫,成爲普拉伯沃上任近一年來的最大考驗。

普拉沃伯已取消訪問中國大陸行程,發表電視談話呼籲人民信任政府並保持冷靜,表示國會領袖已接受抗爭羣衆的要求,包括取消對議員的高額補貼,並暫停出國行程。

新加坡Valverde投資合夥公司創辦人傅約翰(音譯)表示,印尼政治風險升高,將提高股市的風險溢價,給予印尼股市「減碼」評等,因爲股價並未反映實際的經濟問題。Gama資產管理公司全球總體投資組合經理人戴梅洛也預期,印尼股匯債將加劇震盪。

普拉沃伯上任以來,一直以擴張經濟爲優先,包括提供學生免費午餐計劃,提高市場對印尼財政前景的憂慮。但安本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主管黃新耀指出,普拉沃伯的政策迄未減輕低所得民衆的經濟困境。

在泰國,原任總理貝東丹下臺後,諸多政治人物競逐總理職位,政局陷入混亂。泰國股市原先靠着股價偏低,加上央行可能降息,使一些國際基金原本有意轉進泰股,現在卻因爲政局而遭遇逆風。泰國幾十年來一直未能克服政治爭鬥,經濟成長比鄰國緩慢。

傅約翰對泰國股市相對樂觀,因爲股價便宜,且新任總理可望刺激經濟,認爲「市場對總理換人已有準備」。彭博資訊的數據顯示,8月外資淨流入印尼股市6.76億美元,泰國股市則淨流出6.7億美元。今年來泰股約下跌10%,印尼股市則上漲約11%。

在長期展望方面,新加坡Aletheia資本公司分析師尼古南指出,兩國目前的政局動盪不會「改變長期展望」,因爲兩國都將寬鬆貨幣政策,且股價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