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百萬乳牛計劃卡關

圖╱美聯社

精句選粹■Indonesia aims to import one million dairy cows over 5 years, and government calls on private sector to fund cow imports.

新聞提要■印尼政府目標五年內進口100萬頭乳牛,然而,因資金有限,官員們於是半推半就地要求企業一同投資加入,企業們普遍也只能默默答應。

拉拉斯阿蒂(Laras Ati)牛奶合作社先前空蕩蕩的牛棚,如今擠滿剛從澳洲運來的200多頭懷孕的荷士登種(Holstein Friesian)斑點乳牛。

這是印尼政府積極提高國內牛奶產量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爲印尼8,300萬名兒童和孕婦提供免費膳食,投入成本近30億美元,目標五年內進口100萬頭乳牛,使該國的乳牛數量從目前的22萬頭增長逾四倍。

據外媒取得的消息和文件顯示,由於財政預算有限,雅加達當局正敦促民間企業爲進口乳牛提供資金,但這樣非正統的做法引起印尼商界的擔憂。

印尼爲東南亞最大經濟體,根據該國政府資料,自去年12月啓動百萬頭乳牛的計劃以來,迄今進展緩慢。截至今年7月底,僅進口11,375頭乳牛,全部來自澳洲,遠低於全年進口20萬頭乳牛的目標。

實施成效不如預期

專家表示,進展緩慢讓免費餐點的計劃擴大實施蒙上陰影,這項計劃是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在競選時向選民做出的最大承諾。

由於缺乏牛隻,這個全球人口第四大國主要仰賴從澳洲、紐西蘭和美國進口的奶粉補足供應量。

普拉伯沃政府致力於推動印尼牛奶自給自足。在印尼農業部主導之下,政府要求民間企業出資進口牛隻,這些企業很多甚至沒有直接與乳品相關的經驗,在購買牛隻之後,交由西爪哇省的合作社照顧,而拉拉斯阿蒂即爲其中一家負責照顧牛隻的合作社。

印尼農業部副部長蘇達約諾6月曾表示,政府擬藉由進口活牛,減少對牛奶和肉品進口的依賴。

他在一份聲明裡提到:「政府不會撥款來進口活牛。國內對肉類和牛奶有很大的需求,因此我們爲許多投資者開放這個機會。」

消息人士透露,在普拉伯沃走馬上任後不久,印尼農業部去年11月曾發出一份公文給兩百多家民營企業,要求企業自願承諾進口牛隻,以支持免費供餐計劃。根據規畫,企業在2025至2029年間每年應進口20頭牛。

業者被迫響應政策

據悉,印度政府也將該份公文發給10多家跨國公司。

印尼農業部資料顯示,截至5月止,共有196家企業承諾進口牛隻。知悉內情人士稱,這些業者大多沒有處理活體牛隻的經驗。

消息指出,這些公司覺得被政府強迫參與,因爲擔心倘若不這麼做,可能會遭遇不好的後果,例如自家核心業務(例如冷凍肉品和奶粉)的進口許可證會延遲發放。

根據路透取得的文件和消息,有一家印尼公司透露,今年初承諾進口的牛隻數量低於政府建議的「最少」20頭。

這家公司面臨的後果就是:進口許可證申請遲遲未過。於是公司高層向政府官員詢問,官員即要求將進口量提高到20頭牛。後來公司高層照辦,並重新提交許可證申請,短短几天內就獲得批准。

拉拉斯阿蒂合作社位於雅加達東南方約250公里處,負責人塞提亞迪(Arip Setiadi)表示,農業部在3月召集投資者和乳品合作社一同開會。

在拉拉斯阿蒂合作社的牛隻中,有160頭是由印尼動物蛋白企業協會(APPHI)的16家成員購買,這些成員都沒有養牛經驗,因此,牛羣由合作社管理。根據規畫,購牛企業和合作社將分享收益,APPHI估計,買家大約3年半內回收投資。

然而,一些產業專家對這項計劃的架構以及印尼是否有能力管理數量暴增的牛隻表示懷疑。

澳洲乳牛出口商Dairy Livestock Exports創辦人佩帝(Adam Petty)說:「身爲出口商,我們對動物福利負有責任。那邊的基礎設施無法支持所有這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