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樓爆搶金潮…有人扛300萬現金買1公斤金塊 央行「不買不賣」

國際金價漲勢強勁,銀樓爆搶買金飾熱潮。 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際金價屢創新高,新北板橋金進峰珠寶店鍾姓業者表示,店內業績比過去激增兩、三倍,近日最大一筆是一名四十多歲男子扛着三百多萬現金買一公斤的金塊,對方表示因身上有閒錢,買點黃金來保值。

目前國內金價已來到每錢一萬四千六百元到一萬五千元,買盤強勁。國內知名黃金盤商「王鼎貴金屬」說,昨天買氣熱絡,應接不暇,買、賣方約八比二。顯示多數客戶看漲後勢,前天到昨天一錢黃金就漲兩百元,未來應該還有上漲空間。

王鼎貴金屬表示,金價波動沒個準,沒人預期得到會衝高,建議如果手中有閒錢的民衆,或可存一些黃金。

鍾姓業者說,近日金價猛漲,民衆預期心理也帶動業績上揚,觀察買黃金的年長者多半是爲了安全感而買,甚至還有人表示因現在兩岸關係有點緊張,深怕中共打過來,帶着黃金比較好跑路。至於較年輕的買家則是傾向保值而買。

另一名珠寶店呂老闆說,有些人看好黃金漲幅,因爲覺得錢放銀行利息太低,還不如買黃金,長輩族羣下手的金額比較高,年輕人則是受限於薪資不高,想買但買不多,比如會買近年流行的金豆豆當成儲蓄。

高雄三多商圈銀樓業者劉又甄說,有的投資客選擇「以金換金」,有男性客戶原已有一至二兩金飾,昨就加價換購更大金條當做「存金」。年輕族羣多數買小金豆、吞金獸、仙人掌等造型飾金,兼具佩戴與投資功能。

相較於民衆近日搶發黃金財,我中央銀行長期奉行「黃金不買、不賣」原則,持有多年未動,維持四二二點七公噸的水準,以金價每盎司四千美元計算,市值約五四三億美元(約臺幣一點七四兆元)。央行的黃金大多在上世紀八○年代購入、每盎司成本約四百美元,帳面增值約四八九億美元,足足翻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