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無糖減稅、含糖加價 「可能可行」

全臺糖尿病每年以約2.5萬人速度增加,人口突破250萬。爲此,民團、學界提出課徵「糖稅」或「糖捐」,遏止含糖飲料過度消費。記者林伯東/攝影

民團、學界籲課徵「糖稅」或「糖捐」,手搖飲業者看法兩極,有業者說,現在微糖、無糖飲料銷量反而較好,「無糖減稅、加糖加價」模式可能較容易接受,但也有業者認爲,加糖與否是民衆自己決定,是否以後連加多少鹽也要限制?

臺南歸仁區的飲料「吃茶吧」表示,政府若抽「糖稅」不能太高、否則使用成本較高的蔗糖又薄利多銷的業者會很難生存。

連鎖店「TEA TOP第一味」董事長楊國珍說,多國針對含糖飲料課徵糖捐或糖稅,但美國就沒有。因美國認爲這是民衆自由,否則以後是否連加多少鹽也要限制?

連鎖店「Mr. Wish 鮮果茶玩家」董事長曾信傑表示,贊成追求健康,產品也朝着以水果、果汁來代替糖的甜味,顧客也可憑自己喜好決定是否加糖。但既是飲料,加糖則牽涉風味問題。對於無糖減稅,含糖要加價,他認爲可行。

CoCo都可則說,能客制喜好的甜度,一直是臺灣手搖飲特色之一,近年也觀察到,有許多消費者偏好減糖飲品,未來政府若有正式法規上路,將全面配合政府政策。

賦稅署官員表示,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新增對設廠機制的無添加糖飲品免徵貨物稅,某種程度已呼應糖稅概念。民團籲將糖稅投入健保與健康教育,官員說,若要專款專用,只能以糖捐方式。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