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人形機器人、開發推廣智能家居,今年成都養老服務工作將這麼幹→

3月19日,202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紅星新聞記者從會議上得知,今年市民政工作將聚焦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着力推動養老服務改革創新。

計劃引進人形機器人助力機構養老

智慧養老場景值得期待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把“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觀”融入經濟社會全過程,構建事業產業相協同、醫養康養相結合、機構社區居家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

具體做法是:

“我們還將分類開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建設,大力發展普惠養老,新增普惠牀位不少於5000張。支持養老機構積極收住失能老年人,探索‘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機構,引進人形機器人助力機構養老,發佈智慧養老場景。”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增老年教育學位不少於3830個

開發推廣智能家居

在聚焦銀髮經濟建圈強鏈,着力構建老齡事業多維佈局方面,今年市民政局還將優化頂層設計,建立鏈長+專班工作機制,加快出臺《成都市做優做強銀髮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和體現成都優勢特色的產業圖譜、產品目錄,研究實施“天府銀齡蓉養行動”,以智慧養老、康復輔具、適老化產品改造爲重點,開闢銀髮經濟新賽道;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全力謀劃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成都將完善區域佈局,做實1個核心承載地、3個主要承載地、4個協同發展地的“1+3+4”銀髮經濟區域發展格局,加快發展國家級產業園區;健全四級老年教育體系,全覆蓋建設市、縣兩級老年大學和鎮(街道)老年教育學校,實現30%的村(社區)建有老年教學點,成都市將新增老年教育學位不少於3830個。

同時,強化產業支撐,利用AI大模型賦能,開發推廣智能家居、智能監測系統等優質產品,發佈銀髮經濟服務新場景,開發銀齡旅遊專線和銀齡文創品牌;加強與高等院校和領軍人才合作,組建成都市銀髮經濟產業聯盟和發展智庫,助力銀髮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羣化、品牌化。

紅星新聞記者 昌娟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