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價狂飆 漲勢比金價猛 突破50美元關卡 45年來首見
國際銀價9日大漲近5%,突破每英兩50美元關卡。路透
國際銀價9日大漲近5%,突破每英兩50美元關卡,是1980年代亨特家族軋空銀價以來首見,今年來已上漲逾70%,漲勢比金價還要兇猛,凸顯投資人對安全資產的需求激增,而倫敦市場供給吃緊也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根據彭博資訊的數據,倫敦白銀現貨價9日盤中上漲4.8%至每英兩51.23美元。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白銀期貨價格仍低於1980年1月創下的每英兩50.35美元歷史紀錄。
由於投資人擔憂美國的財政風險,加上股市過熱,以及聯準會(Fed)的獨立性飽受威脅,使安全資產的胃納擴大,帶動銀價急漲。
白銀漲勢部分來自所謂的「貶值交易」,投資人因擔心通膨與鉅額財政赤字侵蝕金融資產價值,轉而涌入被視爲避險的比特幣、黃金與白銀,使這些資產紛紛創新高。
Peel Hunt商品分析師霍奇森表示:「無論貨幣貶值的真實性如何,這個議題已點燃投資人對金銀的熱情,程度甚至近似他們看待AI或科技股的方式。」
白銀既是一種投資資產,而且工業用途也很廣泛,包括太陽能板及風電渦輪機,這兩項用途的總需求量超過全球白銀需求的一半;到今年爲止,需求已連續第五年超過供給。
倫敦白銀市場供給緊俏已接近空前程度。今年由於生產廠商擔憂美國提高白銀關稅,因此搶先將白銀大量銷往美國,使倫敦市場庫存劇減,導致紐約期貨銀價低於倫敦現貨價格,與紐約銀價一向比倫敦市場溢價的正常情況相悖。
銀價一向與金價亦步亦趨,與美元匯款及聯準會(Fed)利率呈負相關,但銀價也是出了名容易震盪。2011年和2020年都曾有凌厲漲勢。
1980年,德州石油富豪亨特兄弟因擔心通膨並深信白銀是儲存價值的工具,試圖居奇,壟斷銀市,他們囤積超過2億英兩的白銀,使價格推升突破50美元,隨後價格暴跌至11美元以下。彭博無法取得當時倫敦現貨市場的盤中價格數據。
因此,白銀成爲少數仍未突破1970與1980年代商品泡沫時期高點的市場之一。經通膨調整後,目前的白銀新高價格,僅爲1980年峰值的四分之一左右。
MarketPulse by OANDA分析師瓦達說:「基於結構性的供應短缺,以及強勁的工業用途需求,我認爲未來六個月左右銀價可望攀抵每英兩55美元。」
另外,倫敦商品交易所的銅期貨價格,同日躍漲逾3%至每噸11,000美元,逼近去年創下的天高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