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胡塞武裝持續封鎖 以色列紅海唯一港口將全面關閉

以色列港口管理局週三(7月16日)表示,由於也門胡塞武裝持續封鎖紅海,埃拉特港已陷入債務危機,將於7月20日起停止所有運營。

據悉,埃拉特港是以色列連接紅海的唯一港口,也是以色列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門戶,具有重要的貿易和戰略意義。

以色列政府週三表示,由於拖欠市政稅款,埃拉特港的銀行賬戶已被凍結,導致港口無法維持正常運轉,進而觸發了停運決定。

此舉可能削弱以色列在紅海的海運物流能力。以色列緊急事務管理局警告稱,港口關閉可能中斷對以色列海軍在該地區的後勤支持,在當前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之際,引發潛在的安全漏洞擔憂。

今年6月份,以色列政府批准了一筆1500萬謝克爾(約合400萬美元)的緊急撥款,以幫助償還港口債務,但這筆資金不足以使港口恢復正常運營。

在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胡塞武裝開始扣押或攻擊途經紅海的商船,標誌着“紅海危機”的開始,也導致埃拉特港基本陷入了癱瘓。在2024年,埃拉特港營收同比銳減80%,僅爲4200萬謝克爾。

本週二,以色列軍方表示,已攔截了一架由胡塞武裝發射、瞄準埃拉特港口城市的無人機。而胡塞武裝宣稱,他們對埃拉特港和內蓋夫地區一處軍事目標實施了無人機襲擊。

這一事件凸顯了紅海及以色列南部地區不斷上升的安全風險,給本已因海上威脅和航線反覆中斷而遭受嚴重收入損失的港口帶來更大壓力。

戰爭爆發前,埃拉特港口主要經營汽車進口,以色列約50%的汽車在此卸載。同時,港口區域內還設有原油輸送和鉀肥出口線路。

以色列政府對港口運營方拒付市政稅款感到不滿,理由是:該港口已獲得多項援助,港口已私有化,且其經營方在戰爭爆發前十年間獲利豐厚,因此“在困難時期應當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