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感恩開啓逾30年照顧史 轉念讓自己有了27位小孩

餘淑英擔任彰化家扶中心寄養家庭服務10年,目前照顧2位寄養童,日前獲彰化家扶模節寄養家庭表揚。(彰化家扶提供/葉靜美彰化傳真)

餘淑英獲彰化家扶模節寄養家庭表揚,2位寄養童奉茶感謝餘淑英的照顧。(彰化家扶提供/葉靜美彰化傳真)

現年64歲的餘淑英因感恩家長的幫忙,開啓長達30多年、照顧27名孩童之路,從事家教工作的她,不僅輔導孩子課業,更每天帶着他們散步、在空地上種蔬果,透過大量時間的陪伴,讓孩童生活迴歸正軌,她以愛自己親生孩子的心,愛他們,孩子們一句「住這裡好好」,長大後的孩子也經常回來探望她,讓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餘淑英至今共照顧27名孩童,包括14位親友的孩子、13位寄養童,她以「趕鴨子上架」形容這段長達30多年的照顧史的開端,她說,小孩家住南投,當時就讀國中一年級,正值叛逆期,誤交損友,原先長家希望她能到南投當家教,但因自己住員林,且也有其他家教學生而無法兩頭跑,因此父母將小孩送到家中寄住、由她照顀。

餘淑英說,當初是因家長在工作上提供了幫助,她以感恩的心接下這個任務,小孩初到家中時,學校月考5科成績加總不到200分,轉學到彰化時,學校還認爲小孩是問題少年而不願收,她爲此與校方籤切結書、會承擔一切責任,並當面向小孩表達「我們是同一條船上」,小孩也因此開悟,認真讀書,2個多月後的月考總成續進步到300多分,小孩住了約3年,最後還考上國立高中。

她後續開始照顧附近鄰里、親友的小孩,其中在他家中住最久的長達7年半,是因家長長期在外地工作、家中其他長輩又溺愛,將他寵成小霸王,功課也不好,爲此父母請託她讓小孩入住,餘淑英表示,兩家相距僅約5分鐘路程,卻住最久,這就是一種緣分。

餘淑英後來因要同時照顧2名各小二、小三,性別不同的孩子,因家中房間數不足,她爲此買下目前居住的房子,「老天關了一扇門、會再開一扇窗」,她說,買房雖匆促,但旁邊的空地,成爲她帶着小朋友種水果、種菜之處,小朋友親手採摘勞動成果,更有成就感,她更堅持每天跟孩子們一起散步、運動,她笑稱,「他們健康、我也健康」。

10年前她聽到廣播徵求寄養家庭,毫不猶豫地報名,擔任彰化家扶中心寄養家庭服務至今,她說,這些小孩每個背後都有故事、個性迥異,但她始終相信「孩子只要被看見、被陪伴,就會慢慢變好。」,她努力提供孩子們溫暖的居所與細心的陪伴,不論孩子背景多麼複雜,都用愛與耐心陪伴他們走過人生的難關,孩子們一句「住這裡好好」,許多成年後的小孩仍會回來看她,讓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她說,自己很想有自己的小孩,但一直沒有機會,她轉念把他們都當親生的照顧,讓她收穫27位子女,對於先生,她也以同樣的心態,二人協議離婚,讓先生能再組家庭、擁有自己的兒女,「因爲身體健康、也喜歡小孩,只要我還做得動,就會繼續陪伴這些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