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租房難題待解
當前,我國租房羣體規模持續擴大。作爲租房大軍中不可忽視的一類羣體,老年人因爲年齡問題在租房時遭遇區別對待,“3天被拒18次”“寧願空置也不租給老年人”“老人入住租金上漲20%”……種種現象不時發生,給老年人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爲何有人不願租房給老年人?如何解決銀髮族租房難題?
老年人租房難,遠非一句挑剔可以概括。一方面,由於身體機能逐漸退化,老年人對居住環境有着更高、更特定的要求,一些在年輕人看來不太起眼的小毛病,對老年人而言卻是很大的困擾和不便。另一方面,房東普遍擔心老年租客在租住的房屋中出現意外或緊急情況,單純依靠租房合同又很難釐清權責關係,一旦發生風險,房東可能面臨繁瑣的後續事宜,甚至陷入法律糾紛。此外,溝通不暢、生活習慣難磨合、智能家居產品誤操作、提前退租不穩定,種種成見也讓房東和中介認爲老年租客的維護成本更高,從而採取簡單拒絕的方式規避“麻煩”。
老年人租房難,折射出社會對老年羣體居住需求的認知不足。許多人仍固守“老人自有房或隨子女居”的陳舊認知,認爲老年人租房屬於小衆需求,無視人口結構深刻變遷下的新現實:不少老年人因務工經商、照顧孫輩或尋求更好醫療資源等原因遷居其他城市,異地養老羣體擴張,“以租換租”越發常見,等等。
破解這一困局需多維度、系統性發力,校準認知偏差,補齊制度短板。
必須正視並激活銀髮租賃市場的巨大潛力。這不僅是解決痛點的路徑,更是銀髮經濟一片亟待開發的藍海。當前房屋租賃市場主要面向年輕人和中年人,鮮有專門面向老年人的租賃產品和服務。面對這一市場空白,相關企業應抓住機會,另闢蹊徑,聚焦老年人的獨特需求,開發服務老年羣體的租賃平臺。同時,通過引導、激勵或者合作改造,提供“老年友好型”住房,提升此類房源供給比例。
有關部門應積極行動,兜牢“老有所居”的民生底線。比如,加速適老化改造進程,大規模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公共空間無障礙化改造、家庭適老化改造補貼,從根本上擴大“宜居”房源基數。同時,探索發展適老化改造社區、老年友好型保障性租賃住房、醫養結合型租賃項目等,爲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可負擔的選擇。
破解老年人租房難,還需要給房東吃“定心丸”。對提供適老房源的房東或機構給予稅收優惠、改造補貼等實質性激勵。此外,針對老年人租房可能出現的易發多發問題,通過創新保險產品、優化擔保機制等方式規範涉老住宅的開發和運營,從而合理分散和轉移風險,既免去房東的後顧之憂,也讓老人安心居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康瓊豔)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