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壯遊好河山

“太充實了!”今年73歲的李錦退休後,參加了社區合唱團和乒乓球隊。訓練間隙,他愛出門旅遊,國內大部分地方都去過了,下半年還打算再去一次新疆。

今年3月,他搭乘2025年北京首趟銀髮旅遊列車,遊覽江西、湖南、廣東等地,徜徉婺源油菜花海,漫步肇慶紫荊花長廊,品嚐順德雙皮奶、廬山石雞等特色美食……“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報名參加。”李錦說。

近幾年,銀髮羣體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新一代”老齡人口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與前幾代人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旅遊等消費的需求顯著增加。隨着交通方式和旅遊景點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適老化改造不斷加快,個性化出行漸成潮流。

入春以來,多地開行銀髮旅遊列車,載着老人們的歡聲笑語駛向遠方,也駛進了銀髮旅遊的春天。

遼闊天地

坐在駛往北京大興機場的大巴車上,李錦即將開始爲期大半個月的旅行。2024年,他進行了四五次長途遊、七八次短途遊。談及頻繁出行的原因,他說自己從小就有多出去看看的願望,現在機會和條件有了,時間也充裕了,就趕緊多出來走走。

秦嶺到漠河,福建到西藏,李錦細數着去過的地方,感慨着祖國山河的遼闊。

今年71歲的李明春也有同感,每次出遊都感覺自己更年輕了。“這種年輕的感覺來自於美麗風景,來自於風土人情。”李明春是4月16日開行的“美麗中國鄉村遊”康養主題銀髮旅遊專列的首批報名者,“我和我愛人經常出門旅遊,喜歡拍攝自然風光,以自由行居多,每次都是自己訂票、組織、策劃路線”。

之所以報名銀髮旅遊專列,是因爲列車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旅途不用操心,對老人來說也更安全。“這次要去的幾個地方如濟源、丹鳳等我們都沒有去過,性價比又高,看到新聞報道的第二天我和愛人就報名了,那會兒報名人數已經很多了!”

在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副教授於海波看來,老年羣體通常會對年輕時因工作繁忙而未曾到訪的知名旅遊目的地、景點進行“補償打卡”,也樂於對新生文旅業態進行體驗探索。

“這反映了代際間從保守到開放、從關注物質到注重精神的價值觀差異,也折射出老年人從家庭主導者向自我生活主導者的社會角色認知轉變。”在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費威看來,我國老齡化社會結構的變遷推動了銀髮旅遊市場爆發式增長,老年羣體出行頻次增加且傾向於深度遊、康養遊,體現出老年人更注重自我價值實現。

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億人,達到3.1億人,佔全國人口的22%,這一持續擴大的羣體正重塑消費和產業格局。認真對待銀髮族消費需求,既是市場機遇,更是社會責任。

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底,我國出遊率較高、旅遊消費較多的低齡健康老年羣體將超1億人,銀髮旅遊收入有望超萬億元。

遼闊天地間,銀髮旅遊的新天地正在打開。

列車之上

曾幾何時,“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是旅行常態。如今,老年羣體旅行需求日益高漲,不僅要“到得了”,更注重“玩得好”,不僅要觀光遊覽,還要文化體驗。

“隨着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對廣大老年人來說,‘衣食住行’中前三者已得到基本解決,自然要更多滿足‘行’的需求。”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民春說。

今年1月份《關於增開銀髮旅遊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發佈以來,各地掀起銀髮旅遊熱潮。作爲主要針對老年客戶開發、滿足老年客戶特定需求的旅遊列車,銀髮旅遊列車路線靈活、一線多遊、在途觀光、車隨人走,打消了老年人既想出門旅遊又擔心舟車勞頓的顧慮。

“4個人一間包廂,沒有中鋪,只有上下鋪,鋪位加寬了8釐米;衛生間配備防滑地面、安全扶手等。”中國鐵路北京局中鐵旅集團旅遊分公司業務經理趙華穎說,銀髮列車對車體包廂進行了許多適老化改造。列車上安排控制總熱量、控鹽、控油的健康餐,還配備了醫療設備及急救藥物,以及隨車醫護人員等。

“如何讓老人在不太累的同時又能有收穫?在路線設計上,我們設置了A線和B線,對應不同景點和遊覽特點,可以自由選擇。”遊客全程不換包廂鋪位,方便存放行李,下車即可遊玩。趙華穎說,3月開行的“京鐵樂遊”銀髮旅遊列車發車前一個月就報滿封團了,4月的“美麗中國鄉村遊”康養主題銀髮旅遊專列也是提前20天左右報滿,回頭客很多。

方便舒適之外,“人”也是選擇踏上旅途的重要因素。每年出去旅遊,李明春都會結識新朋友,既有同齡人,也有忘年交。“這些都是回憶體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旅途中,既要看風景,也要與人交流,人是最生動的!”旅途中有時間他會與夥伴交流旅行、養生、鍛鍊的體會,熱鬧樂呵的氛圍爲旅途增色不少。

在晝遊夜行的銀髮旅遊列車上,老年遊客聊天喝茶,還參加健康講座、過集體生日,溫馨多彩的活動讓旅途體驗更豐富。

“銀髮旅遊列車爲老年人提供了社交場所,通過組織各類活動多維度構建社交網絡,緩解退休後的孤獨。”費威說,列車就像是移動的“家”,讓“舟車”也成爲旅途中值得期待的一部分。

夕陽正好

李明春和愛人在選擇旅行目的地時,喜歡自然風光好、適合攝影的地方,“走路爬山我們都不在話下!希望旅遊線路能更有針對性,大家量力而行,選擇空間也更大”。

全國老齡委數據顯示,銀髮旅遊人數已佔全國旅遊總人數的20%以上。但目前我國銀髮旅遊市場還存在產品品類單一、服務質量不高、供需錯位等問題。解決好銀髮旅遊市場發展中的問題,既是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丈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於海波認爲,我國老年羣體具有鮮明的“進取型”心理,無論是在主題公園、沉浸式旅遊、特色度假還是數字文旅項目中,都保持着學習和探索體驗的慾望和消費潛力。“拓展老年羣體消費新業態,對於深挖老年市場潛力將大有裨益。銀髮旅遊要不斷關注老年羣體的主體性,大膽創新,不斷滿足老年羣體的社會鏈接與社會功能需求。”她建議經營主體把握好老年旅遊市場結構和偏好,做好細分市場定位。

隨着銀髮遊客增多,不少景區開始進行適老化改造嘗試。浙江天台山景區,搭乘瓊臺天梯只需36秒即可“穿越”登頂;山東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山地無障礙通道系統讓老年遊客與殘障人士能借助輪椅便捷抵達人行懸索橋觀景平臺;寧夏銀川西夏陵景區針對老年羣體推出智能語音導覽設備和共享輪椅等服務……

除了硬件設施改善外,讓老年人共享數字紅利與科技福利的數字適老化改造也在進行中:黃山AI旅行助手爲老年遊客提供智能客服、智能購票、智能講解等高效的智能交互服務;“下揚州”小程序可根據用戶輸入的人數、天數、預算、人羣、喜好等信息,讓數字人“楊小柳”定製行程……

費威建議,利用“互聯網+”創新旅遊模式精準滿足老年遊客需求。如將VR景點預覽的操作界面簡化,用語音引導操作,還可結合地方戲曲等老年羣體喜愛的元素進行景點介紹。

通過老年羣體在交通、住宿、購物、娛樂服務等方面的消費,銀髮旅遊直接拉動了相關產業增長,促進景區升級、帶動相關就業。銀髮旅遊市場不是一個孤立的市場,能不能將老人出遊與子女帶薪休假結合?能否儘快統一服務質量標準?

“應當注重對老年人與家庭共同出行的獨特設計,尤其是在鼓勵老年人大家庭錯峰集體出遊方面多做些文章,推出更豐富的線路和服務種類。”韓民春說。

“既要出臺行業規範加強市場監管,也要推動產業融合開發個性化產品,還要完善適老化設施,打造老年友好型旅遊目的地。”費威建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當銀髮旅遊這趟列車不斷提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銀髮市場的潛力,更是整個社會對老年人生命價值的重新認知。登臨名山大川、圍爐夜話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想象空間不斷打開,新場景、新業態涌現,老“遊”所樂的圖景呈現出更美好的未來。(作者:劉 莉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