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稱全球第四“平等”大國 反對黨炮轟

00:09

印度政府近日宣稱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結果引發反對黨的強烈批評,反對黨指責政府“歪曲數據”“完全脫離現實”。

世界銀行今年4月發佈的《貧困與公平簡報》顯示,過去十年印度的極端貧困率顯著下降,每日生活費低於2.15美元人口比例從2011-2012年的16.2%,降至2022-2023年的2.3%,讓約1.71億人口脫貧。同時,印度基於消費水平計算的基尼係數從28.8降至25.5。但報告也警告,由於數據限制,印度的不平等程度可能被低估。

此外,世界銀行的這份報告還提到,世界不平等數據庫(WID)的數據顯示,印度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係數在過去20年持續惡化,從2004年的52升至2023年的62。

國大黨秘書長賈伊拉姆·拉梅什表示,任何一個貧困率高達28.1%的國家,都“沒有資格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他還表示,莫迪政府使用了2021年更新的購買力平價(PPP)換算係數,這使得計算結果誇大了減貧成效。他認爲,改用更準確的數據後,極端貧困率反而會上升。

此外,國大黨還質疑政府計算時採用的貧困線標準,如果按世界銀行每日3.65美元的貧困線計算,印度2022年的貧困率爲28.2%,遠高於印度政府使用每日3美元標準算出的5.3%。

編輯: 餘寒靜

責編: 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