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武器超低價嚇壞全球!155公釐砲彈僅1萬多元
印度自制的丹努什火砲Dhanush howitzer,這是一種半牽引砲,在沒有拖拽車的情況下,它還有每小時5公里的自走能力。(圖/印度陸軍)
由於全球戰火不止,彈藥需求日增,而西方生產量仍受到限制,印度認爲這是個發展機會,正將自己定位爲火砲彈藥的低成本供應商。根據路透社引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報導,新德里生產的155砲彈,單枚成本僅 300~400美元(約9700~13000新臺幣),這個價位過於驚人,不到西方同類彈藥價格的十分之一。
防衛部落格(Defense Blog)報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示,「政府正致力於武器創匯,期望在 2029 年,將武器出口額增加至60億美元(約1950億新臺幣)。」
儘管印度上一財政年度的出口額,未達到35億美元的目標,但是與10年前相比,仍然是大幅度成長,10年前武器和國防零件出口額僅爲 2.3 億美元。
印度私人企業 SMPP公司的執行長卡薩爾( Ashish Kansal)表示:「隨着全球情勢的變化,我們肯定會看到砲彈的巨大需求。」
SMPP公司是155公釐砲彈的主要生產者,目前正在擴大生產線。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一些印度軍事公司已經火砲與砲彈的國際訂單。這代表了彈藥便宜以外,火砲也很便宜。報導稱印度製造的榴彈砲,每門售價爲 300 萬美元(9750萬新臺幣),約爲歐洲同類榴彈砲價格的一半。
巨大的成本差異,源自於西方各國需要重新開工生產砲彈,這需要不少的成本,而印度國營工廠從未停止生產大口徑彈藥。
退休海軍指揮官、現任印度國防公司顧問的納達將軍 (Gautam Nanda) 表示:「我們的砲彈生產能力沒有削減過」。
他指出,印度在邊界問題上,長期與中國大陸、巴基斯坦之都有戰略緊張,也就一直需要武裝。
印度積極出口戰略符合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目標,因爲印度尋求擴大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同時他們與不結盟國家的關係也很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