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臺灣形象展商機高達7700萬美元 無人機合作商機潛力大
▲Taiwan Select食品館搶攻印度十四億人口美食商機。(圖/貿協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本月25-27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辦的印度臺灣形象展,會後公佈統計參觀人次1.3萬人,商機高達7700萬美元。主辦單位外貿協會指出,受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和非紅供應鏈因素,印度積極發展無人機和航太產業,臺灣無人機供應鏈可積極切入印度市場。
太思科技的新型無人機特選在本展首度亮相,該產品已於今年在印度完成實地飛行測試並受邀參與當地軍方標案。除偵察應用外,太思科技亦計劃拓展至智慧農業,如農藥噴灑等精準作業,預估商機可達1,100萬美元。
隨着全球減碳趨勢加速,物流與交通運輸成爲各國淨零排放策略的關鍵。印度作爲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已承諾於2070年達成淨零排放,加速推動運輸與工業低碳轉型。
浩瀚動力針對印度市場推出新型電動貨卡馬達與控制器,採用扁線技術提升效能與續航,並與印度汽配集團Shriram Pistons & Rings達成合作,短期商機上看50萬美元。
參展商翔兆科技以「光合離子化(PHIT)」技術打造免耗材空氣淨化設備,產品線涵蓋家用、車用、商用與攜帶型,已拓展至東南亞市場。活動期間,印度電子製造業教父級企業M商對該公司全系列產品有興趣,亦顯示產品切合印度嚴峻的空氣污染需求,具備拓展市場高度潛力。
在印度臺灣形象展上,臺達電(Delta Electronics)展現其環境永續承諾,主推三大領域解決方案:IoT 智能製造、先進電動車 (E-Mobility),以及室內空氣品質。爲呼應大德里地區(NCR)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臺達電特別精選並展出爲此設計的高效淨化「室內空氣品質解決方案」。
「印度製造,臺灣助攻」! 印度各產業如汽配、製鞋、機械零組件仍很多流程爲人力作業,產業自動化的成長空間巨大。而疫情後,缺工問題同樣也蔓延至印度,而臺灣的機械產業以及自動化(整廠輸出)近年來透過「Taiwan Can help !」的理念深植印度企業心中,是臺灣對印度出口的一大支柱。
▲參展商向買主介紹產品。(圖/貿協提供)
滾珠螺桿龍頭上銀科技接觸到印度知名汽車彈簧製造商Toyo Springs,該商爲Tata、Maruti Suzuki等知名車廠OEM 廠商,因工廠配置衆多機械設備,有機會與上銀在維修領域合作。
東佑達主要生產自動化機械零件,在印度佈局許久,本次與主辦單位邀請之日商K商達成合作共識,預計每年有三萬美元商機。
印度自本年度開始立法強制要求車輛加裝行車安全相關設備,主打車載影像辨識系統的奇美車電,瞄準此商機並鎖定商用車輛市場,預計與南印合作夥伴簽訂合作MOU。
印度最大汽車零組件製造商之一Motherson Group特別前來本展,過去10年已經有跟臺灣企業合作的經驗,該公司表示,目前印度市場面臨的挑戰是半導體短缺以及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非常希望未來臺灣及印度能在自動化、技術導向領域合作,幫助印度汽車產業生態更完整。
「食」機正好! 東亞食品風靡印度,臺商跟上潮流,搶攻十四億人口美食商機。Taiwan Select食品館、知名麪食品牌微風阿舍、食味鮮 (曾拌麪)首次參加印度展,極受歡迎;印度近年來非常流行「Pan Asian Foods」(泛亞洲食品),其實這樣的風潮是由長期旅居歐美的印度裔僑民帶回印度,而臺灣美食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創造的獨特口感也藉此流行回來。
展中印度人對面食情有獨鍾,阿舍表示椒麻、板條等口味的麪條詢問度高,超乎參展前的預期。許多業者表示這次接觸到不少A級客戶,顯示印度人對臺灣食品的興趣超乎預期。
在近期國際局勢變動下,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產業鏈佈局出現的重塑,半導體更是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對此,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近8年來,臺印雙邊貿易額已翻倍成長,2024年更創下歷年新高,達到逾106美億元。
臺灣形象展正是臺灣要向印度傳達的訊息,本次邀集智慧科技、智慧製造等超過百家優質企業參與,就是希望藉此平臺推動更深入的合作與交流,爲臺印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
他並指出,半導體爲臺印合作的重要方向,印度商業巨擘塔塔集團(Tata Group)已與臺灣半導體業者展開合作;另一方面,建立完整半導體生態系統仍需時間,但雙方可先從人才交流着手,展現臺印在技術上的高度互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