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晶片強國夢碎? 自制規格曝光 外媒:海外買家看不上

印度總理莫迪力推「印度製造」政策,但最新曝光的自研晶片卻慘遭外媒大潑冷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印度政府2日透過慶祝活動,高調宣示其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上達到了一個「重要里程碑」,藉此突顯印度力拼半導體大國的雄心壯志。然而外媒卻大潑冷水,指出這場慶祝活動可能爲時過早,因爲展出的「明星」晶片在規格上並無突出之處,預計難以吸引海外買家。

在印度舉辦的「Semicon India 2025」會議上,印度電子資訊部長衛士納(Ashwini Vaishnaw)向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展示了一款印度本土自主研發和製造的處理器,命名爲Vikram 3201。

據印度媒體「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報導,Vikram 3201是印度首款首款用於火箭的航太級電腦晶片。這是印度第一款自主研發的32位元微處理器,專爲在太空發射的極端條件下生存而設計。

這款處理器是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旗下的維克藍.薩拉貝太空中心(Vikram Sarabhai Space Centre)設計,並在印度政府位於北部大城昌迪加爾(Chandigarh)的「半導體實驗室」(Semi-Conductor Laboratory,SCL)製造。在2日展出之前,其實已於今年3月正式交付生產。

在「Semicon India 2025」會議上,莫迪與衛士納表示,這款晶片的成功研發,充分表明印度半導體產業已經準備好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

然而,科技新聞網站《The Register》卻在報導中指出,根據所獲得的一份規格表顯示,印度推出的這款新晶片並不會幫助印度晶片產業快速發展。原因在於,這款晶片採用的是較爲落後的180奈米制程技術,使用專有指令集的100MHz 32位元晶片。這樣的規格,顯然難以吸引海外買家。

不僅如此,這款VIKRAM-3201晶片在製造方面,也未能展現出代工廠客戶所期待的卓越水準,更未能體現大規模量產晶片的潛力。因此從整體來看,VIKRAM-3201晶片也難以幫助印度實現晶片自給自足的目標,無法助力印度成爲真正的半導體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