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能翻譯全世界所有語言,包括方言,英語不具備此特性。

雖然在中國,英語是必修課,覆蓋了小學,高中,大學,博士,科研人員,各個階段。

高考英語分數要求也很高,甚至一度超過了我們的國語,漢字和中文。

但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只認26個字母,大小寫,足以應付多數場景。

這是因爲,中國是爲數不多,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

只要擁有此基礎,學不學英語,關係不大。

當然了,外貿,外語學校,培育班除外。

漢字作爲唯一的方塊字,表意文字,能翻譯全世界所有語言,包括方言。

其他國家,語言發音,漢字有。

有的國家沒有的發音,漢字也有。

而且,準確度能達到百分之百。這個要看語言的理解能力,和個人中文水平。

中文水平等級越高,越是往上,理解範圍越大,翻譯的越是全面。

早期需要電腦,而且很貴,只能坐在辦公室,爲別人翻譯。

因此,出現了翻譯員這樣的職業。

外貿,外語學校,外交,這幾個場合使用最多。

這三類場景,與老百姓沒多大關係。

該吃吃,該喝喝。

如今不同了,智能手機普及,價格低廉,覆蓋了中高低端。拿出來就能使用,實時翻譯。

電腦,不管是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價格昂貴。4000就屬於“低端機”,是普通人一個月的收入。

無便攜性,功能不全,有閹割。體驗也不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