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主重生的隱形冠軍 吸引日本電裝、陶氏化學合作
韋僑深耕RFID 變身AI的眼耳
臺中大里韋僑科技自財務危機中浴火重生,憑藉天線設計、材料封裝與自制機臺實力,成功吸引日本電裝、陶氏化學等國際大廠紛紛上門合作,躍升爲全球少數具備全方位能力RFID專業廠商。
當一件跨國貨物,被貼上最新的RFID(無線射頻辨識)半主動型標籤,會產生變化?
這款標籤藉由成本已降至甜蜜點的鋁蝕刻天線技術搭配薄膜電池,能整合溫溼度感測器與藍牙低功耗(BLE)晶片,可以隨時透過物聯網上線,不僅可以即時查詢貨物在哪裡?每段運送是否都符合溫控要求?還能同步掌握運輸過程中的完整資訊,並結合動態地圖隨時算出最快抵達路線。
另一端,在急診室裡,醫護人員拆開國際醫材大廠Stryker的止血紗布,裡面同樣隱藏RFID。每片紗布的出入庫、使用數量,乃至於保存環境中的溫溼度,都能被即時記錄,避免醫材因保存不當失效,或因手術中遺留在體內而造成醫療疏失。這些數據即時回傳醫院系統,不僅讓庫存管理更精準,也確保病患安全。
隱形標籤 翻轉物流、醫療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這些跨時代產品的幕後推手,是低調隱身在臺中大里仁化工業區的韋僑科技。韋僑科技總經理江鴻佑解釋,RFID是一種無線感應技術,只要靠近讀取器,就能透過無線電波完成資料讀寫,由於標籤體積可極小化,所以能直接貼在物品上,用於追蹤與辨識。江鴻佑推動了一場場RFID的「隱形革命」。
目前RFID應用範疇涵蓋廣泛,從半導體產線的工序編碼、降低製程錯誤率,到礦業採集與地底白蟻防治系統;從內建於跑步機的控制模組,到血糖機原廠試紙的耗材控管;因此包括美敦力、默克、羅氏、西門子、日本電裝株式會社,甚至陶氏化學等世界級大廠都是主要客戶。
許多高難度特殊專案成型,讓恩智浦、意法等晶片大廠驚豔,引薦推銷成案,江鴻佑分析,韋僑有3大優勢:首先,天線設計:RFID本質是將資料載於無線電波,若天線設計不佳,讀取距離與穩定性便大打折扣。韋僑能針對金屬干擾、高酸鹼或高溫環境,設計出仍能穩定傳輸的天線。第2,材料封裝:在醫療與工業應用中,RFID須承受動輒兩百度高溫或強酸鹼環境。
《財訊》雙週刊指出,韋僑透過射出封裝,將IC與天線完整包覆,兼顧耐用與訊號表現。第3,自制量產機臺:不同於仰賴外部供應的同業,韋僑自研生產設備,確保客製化需求可快速轉化爲產線方案,也能降低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