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爲骨,以情爲魂,《淮水竹亭》繪就中式美學新卷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蘇墨 實習生 荊昭延

4月28日起,由杜林執導,劉詩詩、張雲龍領銜主演,吳宣儀、翟瀟聞、侯明昊、沈月、趙一博、丁禹兮、章若楠、孟子義等主演的中式浪漫羣像俠情劇《淮水竹亭》在愛奇藝播出。

該劇講述了在人妖勢不兩立的局勢下,兩大家族東方家和王權家的掌舵人東方淮竹(劉詩詩飾)、王權弘業(張雲龍飾)爲了重振一氣盟,共同努力安定局勢的故事。劇集播出後,憑藉高燃的少年成長故事、利落暢快的打戲和極具中式美學的古典審美表達,收穫了廣泛熱議與關注,刷新2025愛奇藝劇集首播熱度紀錄。

以宋代美學爲基礎,《淮水竹亭》致力於爲觀衆帶來雅緻、淡泊、自然之感,從而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劇中“竹子”成爲傳統文化符號的具象載體,不僅用於服裝、髮飾等人物造型,更以大量竹林元素,構建出中式古典美學意境。從居住的神火山莊,到淮竹與弘業初次相約的淮水竹亭,再到淮竹嫁入的王權山莊竹林後院,無處不是綠竹環繞,不僅將清雅不失綺麗的煙雨江南具象化,更襯托出面具團即將“出圈”爲正義而戰的決絕和果敢。

與此同時,劇集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及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民間藝術提煉出來,用於服裝的紋樣、頭飾的造型、配飾以及空間置景中,讓觀衆在欣賞劇情的同時,沉浸於這場充滿中式古典美學的視聽盛宴。比如作爲圈外的主要場景,黑苦情樹的造型借鑑於五代宋初畫家李成的《寒林平野圖》,高大怪異的黑苦情樹佇立於天地之間,根系蔓延在怪異嶙峋的焦土之上,金色邪魅的黑狐之眼遊離聚散,其扭曲繁雜的枝幹向着四周蔓延,亦如人們心中潛藏的不安與躁動。

此外,劇集在打鬥交手與奇幻畫面的設計上也具備古典意韻。神火與劍光裹挾着特效縱橫,特效與招式完美融合,既有傳統武俠的利落,又用各種奇幻元素將劇集的視覺衝擊力拉滿……不少網友在追劇的過程中表示“集體開大的畫面簡直不要太絕”“面具羣像好燃,打戲也好帶感”。《淮水竹亭》將諸多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故事表達呈現出古風今韻的全新樣貌,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藉助精心雕琢的畫面、高燃的特效以及深刻的文化內涵,《淮水竹亭》以精湛的藝術品質與環環相扣的精妙敘事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再創造”,也掀起新一輪中式古典美學風潮。隨着故事的推進,東方淮竹要如何與王權弘業聯手對抗黑狐禍亂人間?面具團守護正義的路上又將面臨怎樣的兇險?答案亟待觀衆在後續劇情中一一揭曉。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