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盤前股市解析/機器人、生技、重電 聚焦

臺股上週五(4日)受美股續創高帶動下,大盤以平高盤22,756點開出後,一度拉高到22,842點附近,漲逾百點,但隨後在市場觀望美國對等關稅最終結果等因素中,行情由紅翻黑,終場大盤指數約收跌165點,收在22,547點附近。

統一投顧協理陳晏平指出,美國衆議院通過減稅法案、解除對中國大陸乙烷及晶片設計軟體出口限制,加上美國6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及失業率均優於預期等利多,有利美股後市;新臺幣持續升值創三年來新高,熱錢持續推升臺股走揚,技術面維持強勢,類股良性輪動。

但外資避險空單再創新高、來到5.5萬口,新臺幣匯率強升將影響營收及財報評價,仍須留意7月中至8月中財報季匯損影響。選股方向維持以流動性佳的中大型權值股爲主,技術面轉強及有業績題材的個股爲輔,可聚焦AI概念股、機器人、生技、新臺幣升值概念股、重電及能源等。

臺新投顧協理範婉瑜表示,操作方面,暑假概念的觀光,以及食品等臺幣升值受惠相關題材,及受惠越南達成協議的紡織製鞋、近期臺股相關ETF進行換股調整等相關個股皆可留意。

第一金投顧協理黃奕銓認爲,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與關稅協議,加上大而美法案過關,美參議院亦通過晶片投資抵減法案,將投資抵稅上限自25%提高至35%,若於2026年前動工即可適用,雙利多激勵臺積電(2330)ADR創新高,有利臺股後市。

整體7月須需留意9日美國關稅政策、14日國安基金會議、17日臺積電法說會,這些大事件都可能影響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