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募得逾8億善款 賑災基金會澄清:縣府5萬賑災款項非以善款支應
賑災基金會25日啓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圖/賑災基金會提供
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溢流釀災,賑災基金會9月25日啓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啓動約一週,截至10月2日午夜,共募得24.5萬筆善款,累計金額達8.47億餘元。賑災基金會今天澄清外界質疑,指花蓮縣府發放每戶5萬元,並非來自賑災基金會,法定賑助項目由善款支出,且不會將善款交由地方政府自主運用。
光復洪災邁入第11天,許多民衆存摺、提款卡被毀,花蓮縣府今開始發放慰助金,民衆上午涌入領取,並指出金額可先至少維持基本所需。不過,有網友質疑,花蓮縣府發放給每戶5萬元慰助金,其中4萬元來自賑災基金會,相關訊息引發民衆對賑災經費運用質疑。基金會澄清,這並非事實,募得善款依照行政院規畫發給民衆,協助第一線災害救助、緊急醫療及重建工作。
網友質疑,賑災基金會「法定賑助」項目,包括死亡、重傷者慰助金等,原本應由縣府公帑支出,現改用善款支應。賑災基金會澄清,這是錯誤訊息,法定賑項目是依基金會訂定的「重大天然災害災民賑助核給要點」等相關規定發放,非爲政府頒訂法令,與公帑無涉,且善款應用秉持社會責信、公開透明態度,妥適執行每項賑助任務,不會將善款交由地方政府自由應用。
另有網友質疑,募得善款應該除以受災戶數儘快發放。賑災基金會指出,實際上災民現在皆在收容安置中,目前政府已啓動關懷照護機制,物資也有相關單位協助。以罹難者爲例,須確認繼承人身份、收款方式等等。救災有先後之分,目前災區尚在緊急救助及清理家園,因此基金會盡速撥款協助罹難者家屬、清理補助等緊急項目。
賑災基金會指出,以過往實務經驗來看,持續而有力的支援是更理想的救災方式,將陪同災民直到返回家園、重拾生活的那一天,也會依規定進行公開徵信,並公開款項支出清單,嚴謹遵守募款責信原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