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獨秀”邁向“滿園春色”

來源:法治日報

□ 推進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

□ 本報記者 劉玉璟 常煜

不久前,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東八號鄉西樑底村與小溝子村的水井歸屬糾紛,通過鄉綜治中心多方聯動調解成功化解。兩村村民握手言和,使這口水井從“矛盾根源”變爲“連心紐帶”。這是四子王旗深耕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四子王旗以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爲核心,構建起覆蓋旗、鄉、村三級的治理網絡,讓社會治理“神經末梢”煥發新活力。

《法治日報》記者走進四子王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只見1200平方米的空間內,引導受理、行業調解、多元化解、指揮調度四大功能區錯落有致。在這裡,羣衆訴求受理、分流交辦、多元化解、跟蹤反饋形成閉環,每起矛盾糾紛都如同進入智能化生產線,從登記建檔到辦結歸檔,各環節無縫銜接、高效流轉。

步入中心大廳,羣衆無需在各部門間奔波,無論是人民調解、行政調解,還是司法調解、仲裁對接,以及法律援助、心理諮詢,所有服務均可在這裡完成。今年以來,中心累計受理各類矛盾糾紛186件,成功化解109件,提供法律諮詢36人次,已然成爲守護一方平安的“智慧中樞”。

據瞭解,在蘇木鄉鎮,13個鄉級綜治中心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目標,建立“一窗受理、分類辦理、限時辦結”機制,作爲連接旗綜治中心與村綜治室的樞紐,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忽雞圖鄉綜治中心每月召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聯席會議,烏蘭花鎮綜治中心創新多元調處流程,爲基層治理提供樣本。截至目前,鄉級綜治中心共受理糾紛117件,化解110件,有效將矛盾吸附在基層。

四子王旗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郭連根告訴記者,作爲基層治理的前沿陣地,全旗136個嘎查村(社區)依託“網格黨小組+網格員+樓棟(單元、聯戶)長”“鐵三角”基層微治理機制,推選2000名樓棟(單元、聯戶)長覆蓋1151個網格,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烏蘭花鎮和平路社區綜治室創新“望聞問切”四步工作法,精準診斷糾紛癥結;“三色分級”預警法,實現分類處置精準施策;“樓棟議事廳”自治法,激活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內生力”。忽雞圖鄉小東營行政村綜治室則圍繞“鐵三角”微治理模式,從“等羣衆上訪”轉變爲“替羣衆代辦”,全方位延伸基層社會治理觸角,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爲提升治理效能,四子王旗推出多項創新舉措:組建7人流動調解隊,深入蘇木鄉鎮化解疑難糾紛,自今年4月成立以來參與調解糾紛55件,化解48件;推動訴訟服務專線接入旗綜治中心,實現調解與司法程序無縫銜接,已司法確認案件21件、訴訟22件;制定涵蓋考覈管理、工作流程等制度彙編,爲規範化運行提供保障。

在矛盾化解中,該旗創新“五維”工作法:情感維度以“微笑服務”拉近距離,認知維度深入剖析矛盾本質,空間維度依託網格“地毯式”排查,價值維度堅守依法調解,時間維度通過回訪鞏固成果。在新能源項目土地補償款糾紛中,調解人員運用該方法成功平息爭議,今年以來,通過“五維”工作法的應用提高了解紛效率,羣衆滿意度顯著提升。

6月5日,四子王旗委政法委組織蘇木鄉鎮政法委員、政法幹事在旗域內開展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實體化運行觀摩學習現場會,從旗級綜治中心的規範流程,到村級綜治室的創新實踐,鮮活經驗在全旗範圍內輻射推廣。通過“以點帶面”模式,既推動綜治陣地對標升級,又培育基層力量、引導羣衆參與,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昔日‘各管一攤’的碎片化治理已成歷史。”四子王旗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雪春說,如今的四子王旗正以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爲槓桿,撬動基層治理從“一枝獨秀”邁向“滿園春色”。從被動響應羣衆訴求到主動排查風險隱患,從部門單打獨鬥到多元協同發力,基層治理的蝶變在實踐中持續深化。

據介紹,四子王旗將繼續深耕基層治理沃土,讓平安和諧的碩果掛滿每個村落社區,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征程中,奮力書寫新時代的基層治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