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五微”組合拳,打出社區新面貌
早春的傍晚,暖橙色餘暉輕柔地灑落在成都市新都區桂東社區。健身區裡,大爺大媽們伴着歡快的廣場舞節奏,手中綢扇上下翻飛;滑梯旁,孩子們嬉笑玩鬧,清脆的笑聲在空中迴盪;花壇邊,一隻金毛犬興奮地追逐着飄落的樹葉,牽繩的姑娘與推嬰兒車的大姐相視一笑,傳遞着鄰里間的友善……整個社區沉浸在這溫馨的氛圍裡,處處彰顯着生活的愜意與美好 。
時光回溯十年,眼前這個充滿活力的社區,曾是另一番景象:設施陳舊老化,鄰里間矛盾頻發,整個社區毫無生機。而讓這一切發生逆轉的,正是中共新都區委統戰部聯合區各民主黨派推行的“‘五微’並舉,助力‘七彩社區’”創新治理模式。
微協商:共築和諧家園
元宵節剛過,桂東社區會議室內氣氛熱烈,一場“微協商”會議正在進行。在新都區委統戰部的組織下,民主黨派界別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居民們圍坐在一起,討論施工噪音擾民的問題。大家各抒己見,經過4場激烈的辯論,全國首個“寧靜施工”智能合約誕生——施工方繳納的區塊鏈保證金,一旦噪音超標,系統便會自動將保證金賠付給受影響的居民,用科技手段保障了居民的安寧生活。
近年來,圍繞居民養犬不規範、鄰里關係緊張等社區治理難題,新都區委統戰部通過微信羣搭建線上交流平臺、舉辦壩壩會開展線下溝通等多種形式,積極組織開展協商活動。截至目前,已成功開展協商活動93場次,有效解決問題170餘個。成都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桂東社區主任鄒敏感慨地說:“‘微協商’讓大家都能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每個人都有了發聲的機會,社區變得越來越和諧了。”
微心願:溫暖萬家燈火
對於家住桂東社區香城麗園小區的李大爺來說,看病曾很是艱難。天還未亮,他就得摸黑出門,趕去醫院排隊掛號,一路上要輾轉3趟公交車,等看完病回到家,早已疲憊不堪。
中共新都區委統戰部瞭解情況後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織醫療專家進駐社區,爲居民解決看病難題。專家坐診那天,李大爺在社區“健康驛站”完成CT檢查、接受專家問診,全程僅用了半小時。驛站裡配備的AI藥盒,會準時提醒李大爺服藥。遠在深圳打拼的兒子,也能通過手機同步收到父親的檢查報告,再也不用爲老人的健康狀況擔憂。輕撫着驛站牆上的統戰徽標,李大爺感動地說:“現在家門口就有貼心的‘健康管家’,日子真是越過越好了!”
區委統戰部發現,像李大爺這樣有小小心願卻難以實現的居民還有很多,於是組織成員挨家挨戶走訪、微信羣收集和設置建議簿等,全面收集居民的意願和訴求,梳理形成需求清單。區內各民主黨派紛紛響應,以靈活多樣的方式認領這些“微心願”。近年來,在統一戰線的不懈努力下,300餘戶居民的“微心願”得以實現,溫暖了每一個家庭。
微改造:煥新社區容顏
曾經的桂東社區民生巷,道路坑窪不平,污水肆意橫流,居民們每次路過,都忍不住皺眉。如今再看,地面平整乾淨,兩旁特色小店一家挨着一家,錯落有致,牆上的“時光走廊”精心繪滿了社區的老照片,滿滿都是懷舊氣息,還晉升爲新都城市“網紅地標”,吸引了衆多遊客打卡留念。
在這一蛻變背後,是民盟新都區總支、區知聯會攜手社區成立的“社區美顏工作坊”在默默努力。工作坊成員深入居民中間,傾聽大家的心聲,收集40多個難點問題,經過反覆研討、精心規劃,制定出詳盡的“微改造”清單。在改造過程中,他們秉持“修舊利舊,新舊融合”的理念,尋訪老手藝人,讓傳統小手工藝重煥生機;用心繪製“時光走廊”,最大程度地留住了社區獨有的記憶。居民劉曉梅笑着說:“以前這兒又破又亂,現在就像個裝滿回憶的‘時光博物館’,每天來散步,心情都格外舒暢。”
微醫療:守護健康防線
在桂東三巷小區王奶奶家中,來自農工黨新都區支部的家庭醫生張揚富正拿着AI聽診器,仔細地爲她檢查心肺功能。王奶奶滿臉笑容,自豪地展示着腕間的智能腕錶,“以前孩子們總擔心我一個人在家暈倒沒人知道,現在好了,連我說夢話都能被監測到。”
這一切得益於新都區委統戰部整合各方資源,聯合區民建、農工黨、民進等多方力量,抽調專業醫務工作者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針對空巢老人,還爲他們配備了先進的可穿戴設備,實現對老人健康狀況的遠程實時監測,爲老人的健康安全築起了一道防線。如今,社區80歲以上老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及健康管理率已達到100%。民建新都區總支還聯合華西醫科大學的專家團隊定期到社區設點,開展健康講座、義診巡診活動,讓居民足不出小區就能享受到名醫診療服務。
微社雲:開啓智慧生活
吃過晚飯,家住桂東社區南河灣小區的張勇愜意地躺在沙發上,通過“香城鏈動”小程序,輕鬆報名參加了社區組織的親子活動。他開心地說:“現在用手機就能參與社區活動,兌換福利,實在是太方便了。”
這背後的“大功臣”,是民建新都區總支攜手會員企業打造的“香城鏈動”社區數字化治理系統。這套系統堪稱社區生活的“萬能助手”,從社區通知發佈、活動報名,到生活繳費、物品採購等日常小事,再到鄰里間的社交互動,它都能輕鬆完成。不僅如此,系統還搭建了鄰里互助交流平臺。在這裡,居民發佈的生活求助能迅速得到迴應,閒置物品找到了新的歸宿,興趣相投的居民也能暢所欲言,鄰里關係愈發緊密。在“香城鏈動”的架構裡,還嵌入了“時間銀行”運營模式,並與黨建、志願服務等場景深度融合。居民每參與一次志願服務,就能積攢下“時間幣”。這些“時間幣”既能兌換實用的生活用品、享受便民服務,又能在特色文化活動、技能培訓課程報名時搶佔先機,不斷提升個人本領。
在新都區統一戰線的不懈努力下,桂東社區成功摘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社區”“成都市百強社區”“紅色先鋒社區”等19項桂冠,從曾經的“後進者”跨越成爲引領基層治理新風尚的“領航者”,爲新時代統一戰線參與基層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陳德軍、董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