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逛多城 近距離感受各地文化魅力 文博會讓五湖四海的人在他鄉走進“故鄉”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2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鄭寬)中國最早的家書“木牘家信”、“飛”在觀衆眼前的青銅器、直徑1米的景德鎮“春碗”瓷器……走進第二十一屆文博會,一場跨越地理邊界、貫通不同地域的文化盛宴正在此展開。
在這裡,許多遊客得以一展逛多城,近距離感受各地文化魅力。在這裡,也有許多遊子以文博之名遇見故鄉,來到家鄉館打卡“回老家”。更驚喜的是,許多場館用科技手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在這裡看到家鄉的東西,還能用新方式體驗,感覺很有意思。” 前來參觀的很多觀衆均有同感。
一展遍覽多城風光
“原來打算快速逛完,沒想到一個下午還沒逛完11號館。展示的很多東西非常震撼,再一次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厚重和璀璨。”在11號館,遊客魏先生向記者表示。
在湖北館,“楚音”作爲曾侯乙墓戰國樂器虎座鳥架鼓的數字化版本,不僅可以生動還原演繹古代樂器,還通過互動方式傳播荊楚文化的獨特魅力。一位觀衆在現場體驗後表示:“這樣的展示形式,讓歷史更加生動有趣,感受到2000年前‘楚文化之聲’的震撼!”在“簡牘展區”,雲夢睡虎地秦簡、荊門郭店楚簡、荊州張家山漢簡等珍貴文物復刻品精彩陳列,吸引大批觀衆駐足欣賞。湖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黃有志也來到現場,爲觀衆生動講解簡牘製作技藝的傳承與意義。
近年來,哈爾濱憑獨特的城市魅力成爲“網紅”城市,此次依然人氣很旺。滑雪訓練模擬器、馬迭爾文創冰棍、哈工大跳舞機器人、木蘭創意掛毯、祖研中藥冰激凌等攤位前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打卡。遊客小劉特意購買了一份中藥冰激凌,他表示,這幾年一直想去哈爾濱旅遊,正好此次先來展區做做功課。
在山西館,山西文化資源地圖首次對山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梳理,並以數據地圖的形式進行呈現。 在貴州館,黃果樹瀑布、小七孔、西江苗寨、梵淨山等貴州重點景區資源通過多媒體手段得以集中呈現,現場觀衆盡情品味多彩貴州的“如畫山水”……
在家鄉展館感受家鄉文化
讓五湖四海的人在這裡遇到故鄉,這是文博會的另一種魅力。記者走訪11號館多個地區展館發現,前來家鄉館打卡的觀衆絡繹不絕。
江西館門口,直徑1米的“春碗”引發許多人打卡合照。該展區工作人員唐佳介紹,來逛瓷器展區的人不少,沒想到一聊發現很多是江西老鄉。
深圳的李女士特意來到老家河南館逛一逛,現場體驗“飛”到眼前的青銅器。參展企業百合光電工作人員張士博解釋, 該企業研發的空中懸浮三維成像設備是實現這一創新的關鍵,目前已開始在一些博物館投用。
在文博會11號館,多地展館用科技手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無論是會“飛”的青銅器,還是能“穿越”的VR場景,讓許多遊子在家鄉展館裡,用新方式體驗到了家鄉文化的魅力。